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好一对文坛炮仗[民国] > 互诉衷肠

互诉衷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眼见着到了荷塘,水池子里盛开的荷花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妖风吹得东倒西斜,像极了莫霞章说出的这句话。

文薰忍不住微蹙起眉头,一时间只觉得受到了戏耍,心里难受得紧,“这又是为什么?”

难不成她原本有些期盼的的婚姻竟是一场儿戏,是无妄之灾?

莫霞章见她薄怒,面露急色,语速也加快了两分,“还请姐姐耐心听我解释。”

文薰抓着扇子,想到这些天家人的焦心烦忧,气得转身,别过了头,一时眼泪都在眼睛里打转。

莫霞章挪动步子追过来,“姐姐或许没听说过,前年末,我在北平附属中学教书。时遇东北事发,我领着学生游行抗议,被抓起来关了四个多月。”

文薰一听便是又惊又吓,“怎么会被关了那么久?莫家人呢,他们不管你吗?”

莫霞章说:“家中很快找到法子相救,是我不愿意出去。国难当头,我怎可做逃兵?况且学生们都在受苦,我这个老师却先走了……于师德、于私德都是说不过去的。”

他直视着文薰,眼中只有愁闷和真诚,“我亦从未将游行抗议当成过儿戏。家国陷于倾颓之间,我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只能将胸腔中的愤懑和性命许国了。北边政府行事不比南边清明,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当官掌权的更是一群糊涂蛋。咱们若是不闹起来,由着他们,忍着他们,说不定到了明面上,还要被那群混蛋说是咱们国人胸中无热血,是咱们这群老百姓无药可救,主动要做亡国奴!”

文薰听他说得慷慨激昂,心中也感受到那份惊心动魄,一时很多来自于报纸上的只言片语在脑海中如走马灯般运动起来。

“当时那个情况,不知道姐姐在国外有没有听说,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是在梦里。整个北平乱成一团,到处都是枪炮声。百姓吓得不敢出门,也不知道哪一天闯进门的是洋人,还是中国人。为了维护治安,抓了好些人,死了好些人。工人,学生、先生们的尸体堆在一块儿,满地都是鲜血。男女老少,分不清谁是谁。这样的国家,有何可救;这样的国家,又为何不救!”

他哽咽一声,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我当时就想,哪怕是死在暗无天日的监牢里,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咱们的大好河山若是哪一天让外人占了,我还不如在国破之前,化成一捧白灰,交融进土里,反而落得干净!”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文薰也泪湿了巾帕。

莫霞章以为是自己惹她生气,更加慌了手脚,“姐姐,姐姐还怪我吗?”

文薰摇头,哽咽一声,陈情道:“我当时身在英国,事发三天后才从报纸上看到新闻。东北的事令我震恸,当时便想办法发电报回家,想回来报国。可父亲训斥我,说国何以弱,唯国民不坚!还让我不要多管……”

说完又忍不住痛苦,和霞章互望垂泪。

这般场面着实滑稽,却没人能笑出来。霞章为国民哭,文薰何尝不是?而莫霞章做了她想做的事,她怎会怪他。

好一会儿,等两个人都冷静了,文薰问起后来,莫霞章才红着眼睛继续说下去:

“事了后,我和学生们被一同放出,才得归家。这之后父母便不让我独自呆在北方了。家父去年托了郑鸿基先生,将我聘进了临安大学。姐姐知道我幼时身体不好,是父母一直精心养着。自去了北方之后,更是劳心挂念……此事,是我不孝。被关进去的时节刚好是冬天,在那个青砖堆起的石头盒子里,显些把我冻死。可我也幸运,有一群兄弟姊妹般的学生照顾。只是生活不好,我出来后一副人模鬼样,父母被吓得惊惧不安,差点以为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说完自嘲一笑,却见豁达。他回头对文薰道:“父母催我结婚,是想我组建了家庭,有了牵挂,少行糊涂事。他们所作所为,都皆于一片爱护之心,希望姐姐能够谅解。”

文薰点头,用帕子沾着眼泪,那点子怒气早就烟消云散了。

莫霞章看她神色放松,心里高兴,却还是握着拳慎重道:“本来这番坦白不该迟到今日才说,可我不知道姐姐家的地址和电话,无从打探。我被当作女孩养到十四岁,父母从未提前告知过这桩亲事。上次在火车上我就想找机会解释,可父母遣了应贵来看着我,不让我说。我知道姐姐是留过洋的人,一定……”

结合现实,又觉得这种判断太果断,他紧急换了个词,“或许崇尚婚姻自由。姐姐若对这桩婚事有什么看法,或者……或者本就不愿,可以和我说。我一定会想一个妥帖的办法解除婚约,不会伤到姐姐和朗家的名声。”

文薰本来高高提起的心又低低放下,“三公子,你是一个坦诚的人,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莫霞章只觉得自己没理,不敢抬头。

文薰思前想后,开口询问:“三公子心中可有心仪的女子?”

现在愕然地轮到他了。愣了一阵,霞章又抬起头,呆呆地,“我想,我应该是喜欢姐姐这样的。”

这样的大方,这样的明媚。无论是初遇的惊鸿一瞥,还是之后文薰明明不知经过,却仗义相帮的好心肠,都值得令人心动。

况且,他还记得小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