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1】
“那我要一只小狗可以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温禾十一岁。
此时,她哥贺时一正跟她聊起“自由的亲缘关系”这件事儿。
今天自由和亲情的讨论始于贺时一的一句:“当初咱妈生你的时候,特意回了芜城。”
哪个小学生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前的事儿不感兴趣呢?温禾就因为这句话,掉进了贺时一的坑里。
“那时我从机舱玻璃看下面的雪山,咱妈就坐在我旁边,挺着大肚子。一个气流颠簸,她就开始哀嚎,我差点儿以为你要早产。”贺时一这样说着,一路生硬地把话题引向自由。
比如,他们的妈妈贺穗女士就自由了一生。
她抛下他们在国外定居的外婆独自回国上高中,够自由吧。一声不吭就在中大那种卷生卷死的地方签下本硕博连读的卖身契,够自由吧。毅然决然入了青藏科考队,在那片雪原上呆了许多年,够自由吧。
“可就是因为爸妈自由,我们才很少见到他们吧。”温禾说。
他们兄妹俩和外婆生活了十几年,直到最近贺时一打算回国上大学,温禾才跟着回来。
这么多年来,她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十几个月而已。
贺时一卡了两秒,喝了口水,淡定地说:“妹崽,其实我觉得大多数的亲密关系都是不正常的。因为人们总是在强调付出和回报,没有做到从‘自我出发’,关心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
贺时一对着自家妹妹那双睫毛长又密的漂亮眼睛,一本正经地忽悠。
是的,忽悠。
他目光扫过温禾桌面上摆着的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试卷,上面的阅读文段恰巧讲的是一个母亲多年只吃鱼头,把鲜美的鱼肉让给孩子的故事。孩子多年后得知真相,感动得泣不成声。
“我觉得这样的关系好畸形。”贺时一修长的手指点在那段文字上,像在用指尖审判那些印刷字。
“鸡形?”温禾不解。
贺时一解释:“母亲带着‘献祭’自己的自我感动来绑架孩子,孩子必须为此感恩戴德,为她的隐忍负责,无形中就欠了母亲一笔债。
“债务势必是要偿还的,两人都容易心生怨怼。”
十一岁的温禾对哥哥有着绝对的崇拜,她还没有学过马哲,不知道什么叫辩证地看待事物,也不知道哥哥此刻的观点有多片面和诡辩。
她只觉得贺时一说的一切都好有道理。于是也按照自己得知的一些事情来为哥哥的观点提供论据,两人聊得上天入地,十分投机。
最后,贺时一说:“那我们当一对永远先爱自己,再爱对方,有着健康良好亲缘关系的兄妹好吗?”
图穷匕见。
因着刚刚关于“自由与亲情”的友好探讨,温禾完全上当,扬起头愉快地说了声:“好!”
“这才是相亲相爱的好兄妹,对吧?”
温禾侧头看着贺时一优越好看的那张脸,睫毛一颤一颤:“对,我也这样觉得!”
她看似很有主意地说。
“那我养一只小狗可以吗?”这句话就是在这时说出来的。
“当然可以。”贺时一站起身来,“不过你还小,不会养小狗,这样苏阿姨的工作就会变重,咱们得给苏阿姨加工资,这部分钱从咱俩零花钱里扣。”
两人商议好,当天下午就去芜城很有名的一家狗舍预订了一只刚刚出窝,还需要等几个月才能接回家的小杜宾犬,取名秋天。
也是那天,温禾在那道阅读题的第二小问“你认为上文的亲情是怎样的”上,填了和贺时一讨论出来的答案——“是鸡形的。”
然后,温禾胸有成竹地用生疏的小鸡啄米字体,洋洋洒洒写了很长一段话来论证这个观点。
试卷发下来,标准答案不认可她的回答,老师也不认可,在她的试卷上打了一个大叉。她本来就令人震惊的语文成绩因此受创,跌破新低,来到了惊人的23分,荣获班级倒数第一。
温禾不服气,拿着试卷回家打算跟贺时一再探讨一番。
她在家里找了一圈,就连贺时一放杂物的阁楼都去过了,依然没看到人。
“阿姨,我哥哥呢?”温禾问。
苏阿姨拿着一柄长长的汤勺从厨房探出头来:“时一约了朋友去新疆玩,六点的航班,才走不久呢,小禾你不知道吗?”
温禾连书包和那张试卷都没放下,变了脸急匆匆跑出门,直接打车到机场,在航站楼一路狂奔,打贺时一的电话。
她从未这样急切过,夏日的短袖校服被汗染得潮湿,濡在后背上。
贺时一没接,他的手机已经关机。
原来,为了先爱自己,贺时一出去玩儿了。
没有带他的小尾巴。
他在温禾的书桌上留了一封言辞欢快的辞别信,但是温禾没看到。
温禾只看到自己手里画了大叉的试卷,看到澄澈天空上划过一道道尾迹云,看到不远处的停机坪时不时传来飞机起飞降落的轰鸣。
温禾坐在值机大厅打了很久的电话,心里空荡荡。
她追不上人,也不愿意回家,漫无目的地往外走,蹲在机场外不远处的一个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