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 讲价

讲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桃进门送朝食(早饭),看公主已经在案前跽坐的板板正正,不由笑道:“太仓令只怕来不了那么早。”

给皇嗣们开蒙授课的朝臣多是兼职,比如最出名的那位——赵高。

他本职工作是中车府令,因熟悉律法,皇帝就把他分配给小儿子胡亥当老师去了,恰如李琦于姜乐。

既然是个兼职,肯定没法时时刻刻盯着学生。

皇嗣们启蒙的时候,老师就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上课讲解学问,答疑解惑,其余的时候则布置课业,自行温习巩固。

待年纪长些,皇嗣们便要去学室,有专门的吏官、博士官教导明习法令,悉知学问——从九野开始起的好头,下面的公主们也跟公子一样进学室。

*

李琦带着他准备好的教具来到了六安宫。

首先拿出来的,便是五谷:稻(大米)、黍(黄米)、稷/粟(小米)、麦(小麦)、菽(大豆)。当然,北边少水稻,许多北人将能做衣服的麻代替水稻,称其为五谷之一。

姜乐就听李琦道:‘诸多贵族公卿子嗣,饱暖无虞,便是五谷不分。’有些心虚,后世的孩子们,其实好多都是如此。粮食的时候还能分出来,但到田地里就懵了,麦苗青青的时候,指着以为是韭菜也是有的。

果然,李琦又提前预告教学大纲:这是冬日无禾苗,春日还要回禀陛下,带公主去看农耕现场。

辩识过五谷后,更吸引姜乐的是案上一个半球形秤砣样的物体——这个妹妹,她曾经见过的!

秦权,从功能性上,可以理解为后世的秤砣,是重量的计量工具,这一权便是一斤(后世的250g)。

后世人用惯了统一的计量,有时候会忽略这件事的重要性。

有了标准,从此天下的计量就对齐了颗粒度,再不许出现,你的一斤我的一斤不一样而撕吧起来的情形。

故而,秦权的权,便是词汇【权力】的来源。

能够规定万物计量单位的,便是权力。

正如李琦此刻指着秦权上刻着的诏书道:“这是陛下去岁一统六国后新制的,随着秦吏布行于山东六国故地,从此天下法度量便只有一种。”

姜乐伸手去摸了摸:此物她在甘肃省博物馆里看过。只是那上头刻着的,不只有秦始皇的诏书,还有秦二世的诏书。

这样说,还是现在这个看着顺眼,而且青铜在未氧化前,还是闪亮亮的,跟金子颜色差不多。

李琦用权和衡给她称量了一斤各色五谷,让她心里有个概念。

除了‘权’这个重量标准,李琦还带了一个商鞅方升,这是容量标准。

在李琦给她拿商鞅方升倒水展示一升有多少的时候,姜乐不免又痛心的想起了她一秦升的可乐。

李琦又提起:今年陛下下旨令驰道一路往东延展,拆除六国旧日关隘,修挖新的护城河和水渠,以便粮食运输,也有利政令通达。

如此说着陛下统一四海后的种种壮举,李琦甚至不由激动起身拜服在地。

李琦讲的深入浅出,不止在旁监听的衷,连随侍的宫女寺人也都听住了,听得心意澎湃。

原来,她们只知陛下所为,但不知意义。

只是模糊地感受到,此后一切跟原来都大不相同了,诸般变化使得每个人的心都像是沸腾的一壶水,激烈澎湃却又咕嘟嘟没个定数。

对于秦人来说,一统六合又带来这一切变化的陛下,确实就是天!

于是在场宫人都跟着李琦拜下去。

等姜乐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就看到地上乌压压的发顶和冠(李琦有官位有爵位可戴高冠)。她也就从案后出来,从善如流伏在地上一起称颂皇帝。

这一趴,发现还挺舒服,比一直踞坐舒服。

于是感觉腿麻了或者腰累了,姜乐就等李琦说到陛下的成就(这很容易等到,李琦就仿佛粉丝细数正主实绩)时,就领先站起来:“陛下千秋万岁一统天下”然后在地下来个瑜伽下犬式,并持续五个呼吸。

李琦和在旁的寺人宫人也都跟上。

一个多时辰的课(老师惯性拖堂)上下来,李琦点头:诶,别说,还真比一直坐着或僵站着舒服,可见诚心拜服陛下是有好处的!

*

章台宫。

冬日黄昏来得早,偏殿内早早就点起了灯烛。

但真到了明暗交叠的黄昏时分,始皇帝还是暂且搁下手边奏疏,闭目休憩片刻——从去岁齐国归降一统河山以来,朝政愈加繁杂,身体还不觉得怎么样,但双眼却比从前容易疲倦的多。

太医令夏无且替他看诊,也拿不出什么有用的法子,陪着小心解释道:人的双目随年岁增长是会这般易疲倦,视近物或有晕眩不清。

始皇帝闻言沉默:他亲政时才二十多岁,如今又近二十载过去了。

疲惫感就像青铜器上的锈纹,不知什么时候细细密密的攀爬上来。

今日闭目休憩的始皇帝,只觉得这一空闲下来,倒少了什么似的,心里像是有羽毛在扫来扫去,手上也空空的。

是了,过去的几天,这个时辰,他都在结仙缘。

对一个皇帝来说,世上能引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