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第21章祭祖
大秦的发家史,是一路东出。4
因而最老的一批祖宗,譬如秦非子等人,都葬在西陲(约甘肃礼县附近)。次老的祖宗们,葬在雍城(宝鸡市凤翔一带)。2随着大秦的历代进步,最近的几代秦王与太后便直接葬在离咸阳不远的芷阳县王陵区一一如宣太后、秦昭襄王与唐太后、庄襄王与帝太后(始皇帝的父母于是这趟寻根之旅, 便是自东向西北一路进发。<3大
秦时还未有二十四节气,如今的时节划分,是以吕氏春秋中总结的《十二纪》为准,基本符合现在的农历十二个月。一月,是为孟春,便是冬日退去,蛰虫振翅春意悄然萌芽的时节。春发万物,天子要在此时带着农具,亲自耕种御田,给天下万民做个良好的示范。
始皇帝亦如此行,于一月初亲自耕于东郊御田。原本天子亲耕,只是天子象征性接过农具就可以了。但这次,始皇帝是真准备亲手耕种撒种于地。1毕竞此时正是种粟的时候,粟=小米=稷。今岁亲手种稷,就算是心到神知了。4
姜乐扛了一把等比缩小版的耒耜(简易的犁)跟在始皇帝后面。<2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时农田边上已经架起了水车,,引涓涓水流。姜乐看到种子落入土地,水润泽而去,有种发自内心的欣悦期盼之情一一果然,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改不了的种地基因。她如今已经脱离五谷不分的程度,被教导了许多农业知识。粟之所以是五谷之首,除了它耐干旱耐贫瘠,还因它种植周期短,粟四个月左右就能成熟,比麦和稻周期都短。
当一种作物成熟更快,抗天灾能力更强,就代表更多的人命一一故而在红色艰难的时期,是小米加步木仓',而不是其余的粮食。始皇帝感觉到衣袖被拉了拉。
下意识侧首,看不到人,又低头,目光落在女儿仰着的认真的面容:“阿父,待咱们西巡而归,咸阳的粟便会成熟。"<4此时立在田垄之上的始皇帝,还要略低身才能拍到女儿的头。<4他点头道:“收了新粟后,叫庖厨给你做粟糕吃。”宫里做的小米糕筛的细,如今又发酵的好,上面嵌着一枚红色蜜枣,倒显得糕更加的金黄灿然,惹人欢喜。<2〕
“就像朕的金色仙简一样。"日有所思,始皇帝不自知的念了一句出来。都会有的,再回咸阳的时候就都有了。
唯一在旁听到的姜乐:…
秦昭襄王有灵,保佑陛下吧。7
大大
行过帝王亲耕礼后,今岁的西巡便徐徐拉开了帷幕。虽给姜乐新添了许多护卫,然今日人多,始皇帝觉得还是把姜乐交给九野看顾放心些。
九野一早便来接着她一起出宫门去。
正式出巡第一日,所有人都穿正装一-姜乐还是第一次见到姐姐全幅戎装。戴鹖冠、披铠甲,肩膀处还带着代表品级的几枚花结,手里牵着陛下赐下的一匹白色骏马,英姿勃发。<3
当真应了李太白那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3
白马高大,姜乐坐了也眼晕,九野索性就一手抱着妹妹往外走去。咸阳宫外车马已经齐备,臣子和随行护卫队正肃立静待大秦帝国的君王。官员也是一色正装官服,只能从腰间悬挂的印绶和头上的冠来分别身份。譬如李廷尉头上便带着一顶法官御史特有的獬豸冠。姜乐平时在宫里常见散装的卫尉军和郎中令。<1今日是第一回看到了完整的三军:郎中令军、卫尉军、中尉军,列队而立,军容浩大。
这让姜乐想到曾经参观过的兵马俑,据说便是以这三军的精锐为原型。时人事生如事死,必得是最精锐的部队,才配追随皇帝到幽冥九泉三军此时拱卫着陛下出巡时乘坐的正式法驾一一六马拉动的金根车。前后又有立车、安车等开道警卫的副车。当然,还有始皇帝亲手抽到的,可以精准计量他走了多远路的记里鼓车。
姜乐向左看又向右看,竞不能见队伍首尾。忍不住趴在九野肩膀上,跟她分享地狱笑话:这队伍真是夏侯惇看路易十六一一一眼望不到头啊!<12
大
朝臣车队并没有等太久,就见始皇帝的御车驶出宫门。所有人一起拜了下去,山呼万岁,气冲云霄。始皇帝自乘舆上现身,立于车首,祢玄的黑色袍袖如同猎猎飞舞的大秦黑旗一般,在阳光下撕扯出一片凌厉的剪影。<1始皇帝一统六国后的首次出巡,就此启程!大
咸阳宫门口,始皇帝由乘舆换上金根车。
其余随行公主公子、文武百官,也随之抓紧时间各就各位,登上跟自己身份爵位标配的属车。
姜乐转头看到始皇帝方才乘坐的宫内乘舆,由御者驾驶着返回咸阳宫。马蹄哒哒轻快,不知是不是它们有灵性,知道接下来几个月能闲着休息。姜乐的心情跟这六匹小白马是一样的轻松活泼。此番出门几个月,每日虽得去御前让陛下抽卡,但应当不用在陛下的注目下长时间学习了一-帝王的车架再大也不如宫殿宽敞,随身伺候的寺人、随时应答陛下的尚书吏(秘书团)、朝臣出入回禀事宜的空间尚且不够,哪里能装下她九野也不知这孩子在自己叽叽咕咕笑什么,便是把姜乐放到安车上,又道:“若是在自己车上待烦了,就叫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