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杨广的无奈
杨广都要让杨安这逆子给气的脑仁疼了。
你说你老实在邙山待着,赏赏花遛遛鸟不好吗?
实在不行你玩几个女人也不是不可以。
可你这天天怂恿着朕这个皇帝自己造自己反怎么回事?
这历朝历代,也没君王这么干过啊。
“陛下,息怒,息怒啊。”
“三皇子也就脑疾未愈不知自己身份,否则断然不会如此啊。”
杨六五也赶紧劝阻。
其实这事吧,他也觉得离谱。
可这是皇帝的家事,他可不敢多说。
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尽量让陛下消气,可别因为这事迁怒他,把他给砍了就行。
“哎,罢了罢了。”
“既然他想招,那你就给他招吧,朕倒也想看看,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给朕练出啥样的兵来?”
“不过这些人不要从佃户里招,那些佃户还要负责皇庄农事。”
“正好你所供职的左备身府最近有批新卒,你就从其中挑出一千二百人给他带过去吧。”
杨广叹息一声,有些无奈。
他承认自己的三子有识人之明。
不然又怎么可能对宇文述以及关陇的情况看的那么清楚?
可这训练新卒?
杨广还真不觉得自己儿子有这本事。
第一次学骑射,就把脑袋给摔坏了。
这样的人,你说他能训练新卒?
谁信啊?
“诺。”
杨六五行礼,随后才问“那陛下,那臣现在就去办?”
“嗯,去吧!”
“记住了,三皇子的身份,要保密。”
杨广颔首,等杨六五离开,这才揉了揉眉心,对殿外的太监道“来人,给朕传观王。”
“诺,陛下。”
殿外太监应声,杨广才又拿起奏疏继续批了。
不过也没批多久,差不多半个时辰后,隋观王杨雄就已经到了。
刚到,看见杨广正在批改奏疏,杨雄行礼道“陛下?”
“嗯,族兄来了啊?给观王看座。”
杨广点头,等杨雄坐下,才看着他问“宇文家和杨素家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听说了,三皇子明察秋毫啊。”
杨雄回道,心里对杨安的睿智佩服到了极点。
“呵呵,明察秋毫是明察秋毫,可却也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杨广有些得意的笑笑。
“难题?”
“陛下指的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人选吧?”
观王杨雄一怔,很快就试探道。
他和杨广君臣多年,自然明白杨广此时心思。
“对,如今宇文述和杨玄感已经死了,这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位置,就得重新挑选合适的将领了。”
“族兄以为,何人可堪此重任?”
杨广点头。
灭一个勾结异族的宇文家是小事。
但为东征挑选合适将领却是大事。
“这个。”
观王杨雄斟酌了下,才道“左路先锋,臣以为荥阳郡守张须陀可堪此重任。”
“张须陀此人作战勇猛,为人忠贤,陛下也都知道。”
“至于行军大总管一职,若是关陇没有反意,常年镇守太原与突厥作战的唐国公李渊合适。”
“毕竟我朝其他能盖过他的将领,都已经上了岁数,行军大总管需总览全局,且辽东又是苦寒之地,老将未必能吃的消。”
“但现在,关陇那既然有了二心,那就只能从麦铁杖和鱼俱罗中选一人了。”
“不过最终要用谁,还得陛下圣裁。”
杨雄笑着说道。
要说大隋的猛将,那确实不少。
如同杨素,韩擒虎,苏威,裴矩这些人都算是。
但他们大多都是跟随先帝开国的,老的老,死的死。
就连他自己,今年都已经七十了。
故此这会,这能选的还真不是很多。
“嗯,族兄说的也在理,那就下个月小朝会,把这事定下来吧。”
杨广嗯了声,随后就又和杨雄说起了杨安想招募士卒训练的事。
而他们说着杨安时,杨六五也已经按杨广的吩咐,从他供职的左备身府挑选了一千二百名新兵,换了常服,带他们朝邙山庄子赶去了。
到了邙山,杨六五才对那一千二百人道“记住了,从这一刻起,你们将不是左备身府护卫皇宫的士卒,而是这邙山庄子的佃户,佃户明白吗?”
“若敢有说错一字者,军法从事。”
这会的杨六五,身上自带一股杀气,和平日在杨安面前动不动让人踹一脚的样子全然不同,吓的那一千二百人也立刻应声“诺。”
“嗯,如此,就随某进去吧。”
杨六五恩了声,就带那些人进了庄子。
到了庄子里,杨六五让他们在一片开阔地等着,自己则是去了杨安的小院。
只是才到院外,他就看见杨安正好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这,杨六五立刻上前“郎君。”
“嗯,你回来了?”
“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