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2章 淑妃的请求与影阁的消息
逍遥王府里,林修远刚睡醒午觉,打了个哈欠。
苏桓在一旁帮他倒茶:
“王爷,蜀王和齐王都出发了。”
林修远接过茶杯,吹了吹气,
“走就走吧,别影响到本王睡觉就行。”
他翻个身,又瘫回榻上。
这时杨信然快步进来,低声道:
“王爷,府外盯梢的人比以往多了几个,看样子是蜀王的人。”
林修远眼皮都没抬:
“让他们看吧。咱们该吃吃该喝喝,别耽误我躺平。”
苏桓和杨信然对视一眼,无奈摇头。
王爷自从回到皇都后,比在燕北是更加洒脱,更加躺平了。
就在这时,门卫忽然传来通报:
“王爷,淑妃娘娘宫里的翠儿姑娘来了。”
林修远一听是自己母妃的人,这才坐起身:
“让她进来。”
小翠快步走进来,行了个礼:
“王爷,娘娘请您进宫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林修远皱眉:
“可知何事?”
小翠压低声音:
“娘娘没说,只是让王爷进宫一趟。”
林修远叹了口气。
看来下午是躺不成了。
半个时辰后,林修远来到瑶光殿。
淑妃早已等候多时,见他来了,急忙屏退左右。
淑妃脸色苍白,话语急促:
“远儿,出事了。”
“我听说淮扬水患,皇上派了蜀王和晋王去赈灾?”
林修远点头:
“是,今早刚出发。”
淑妃握住林修远的手:
“你可知道,淮扬淮阴府的知府刘大人,在我年轻时对我有恩?”
林修远满脸问号:
“这儿臣不知。”
淑妃自己忽的一笑,也是,怪自己太急,毕竟那时候自己还未进宫,林修远还未出生,自是不知。
随后淑妃将事情缘由简要说明了一下,
淑妃忧心忡忡的说道:
“今天母妃收到他的传信,说是让母妃帮他一把,怕此次事件太过严重,让他丢了性命。”
林修远这才明白母妃在担心什么:
“母妃放心,儿臣会留意此事。”
淑妃叹气道:
“母妃也不求别的,只望若是可能,留他一条性命。他家中还有老母幼子。”
从宫里出来,他坐在马车里,手指轻轻敲着桌子。
苏桓察觉到他有心事:
“王爷,可发生了什么事吗?”
林修远将淑妃说的事简要的告知了苏桓。
苏桓说道:
“王爷,可要属下去查查淮扬淮阴府知府的事?”
林修远沉吟片刻:
“先去影阁一趟。”
不多时,马车就到了影阁。
皇都的影阁比燕北的阔气多了。
淮扬州,淮阴府。
蜀王林文曜站在高处,望着下方被洪水淹没的村庄,脸色凝重。
灾民们挤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哭声不绝于耳。
“王爷,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
随行太医禀报,
“洪水过后,疾病开始蔓延,已经死了几十人了。”
林文曜皱眉:
“立即设立隔离区,所有病患集中诊治。”
“通知各地医馆,朝廷会加倍补偿药费,请他们全力救治灾民。”
手底下的人遵命离去。
另一边,晋王林景瑞正在临时府邸中与其舅舅向晓川商议。
向晓川朝着晋王比手势说道:
“王爷,如今粮价已经涨了三倍,咱们若是现在投放粮食,至少能赚这个数。”
林景瑞说道:
“舅舅,可以,现在就放吧。不能死太多人。”
“尤其是在粮食方面。”
“不然父皇那里瞒不过去。”
向晓川也是点头说道:
“确实,不能太过分,来的时候老爷子说了,要有度。”
林景瑞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开始放粮吧,风头不能让老二一个人出了。”
向晓川应了一声随后退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
赈灾有序的进行,在二位王爷的“合作”下,算是控制住了灾情。
剩下的不过是按照既定的方案缓缓推进就好。
蜀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声,晋王也在暗地里得到了资产。
天云城。
林修远下了马车后,大步走向影阁。
刚进影阁,一个管事就上前来,对林修远行了一礼后:
“参见王爷。”
林修远诧异:
“你认识本王?”
管事恭敬地回答道:
“我们阁主吩咐了,您是我们阁的贵客,其他人不认识可以,但是逍遥王您我们可必须认识的,不敢怠慢。”
林修远一听,微微摇头一笑:
“有心了。”
随后说道:
“你们阁主在吗?带本王去见。”
管事立马带路,不多时便来到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