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1章 玄阴老祖离去,急报传来
玄阴老祖与段风桦等人一路不停的赶回皇都。
在杨信然的带领下,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林修远的小院。
此时林修远已经知道他们出了秘境。
虽然之前联系不上时有些许担心,但现在已经平静下来。
苏桓在院门口迎着,见他们风尘仆仆,连忙引了进去:
“圣上,玄阴老祖他们回来了。”
进了院子后,几人连忙行礼。
林修远放下手里的书,抬眼看向进门的几人:
“路上还顺利?洞府里后来没再出别的事吧?”
玄阴老祖上前一步,躬身回话:
“托圣上的福,一路平安。只是那洞府的事,实在是有些许蹊跷,特来向您禀报。”
他把众人在洞府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番。
例如进去就出不来了,后来石碑碎了才能出来。
还有那位突然动手的武帝和散伙时的混乱。
末了补充道:
“那石碑碎的时候,我们都等着出事,结果什么动静都没有。段阁主也查了,碎块就是普通石头,实在是非常邪门。”
段风桦跟着点头:
“在下仔细检查过现场,石碑确实就是普通的石碑,可它碎了,外面的封锁就解了,这实在难以理解。”
林修远指尖敲着躺椅扶手,眉头皱了皱。
他心里犯嘀咕,“王八探头,必有缘由”,一块能关联洞府封锁的石碑,碎了却没半点后果,这事儿太反常了。
可他没有去现场,也想不出其中关窍,既没有线索,也没有头绪,总不能凭空瞎猜。
林修远沉默片刻开口:
“知道了。”
“这事确实透着古怪,但眼下没别的线索,先搁一搁吧。你们一路累了,回去好好歇息。”
玄阴老祖几人应了声,躬身退了出去。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
林修远依旧是每天看看奏折、晒晒太阳,偶尔听苏桓汇报些江湖和朝堂的琐事。
玄阴宗的人没急着回宗门,按着林修远之前的嘱咐,在江湖上关注着事件,看有没有邪门的事件出现。
转眼三个月过去。
这天一早,玄阴老祖又登门了,身后跟着慕容长老与郁长老,神色比往常郑重些。
“圣上,属下是来辞行的。”
玄阴老祖躬身道:
“宗门里还有些事务要处理,我们打算今日启程回去。”
林修远点点头,也没挽留:
“该回去看看。路上小心些,宗门的事料理完,也别闲着。”
“多做些好事,造福一方。”
玄阴老祖应道:
“属下明白。”
“您放心,我们回去后也会接着做善事,绝不辜负您的嘱托。”
林修远补充道:
“不止这些。”
“燕北那边,郭将军一直领着人抵御北蛮,压力不小。你们要是得空,就过去帮衬一把,能多守些百姓。”
玄阴老祖眼睛一亮,连忙应下:
“属下记着了。定当全力相助郭将军。”
又叮嘱了几句。
什么“遇事多思量,别冲动”啊,“不要冲动”啊等等。
林修远便让他们退了。
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玄阴宗的人不错,可以用,郭焱那边有帮手,也算少了桩心事。”
可这心事刚了没一会,朝堂上的事又找上门来。
起因是几位老臣联名上书,说皇室根基要紧,恳请圣上立后。
折子递上来的时候,林修远正在院子里睡觉,扫了几眼就扔给了苏桓:
“给内阁回了,这事不急。”
林修远对于男欢女爱的事向来是不急的,没当回事,毕竟可以少一份牵挂。
可架不住群臣轮番上奏。
先是内阁大臣经常借着奏折的由头来到小院里启奏。
接着连秘境的长辈都出面,跟林修远聊了聊。
林修远一开始还耐着性子解释:
“眼下朝堂安稳,立后之事不必急于一时”。
可架不住对方软磨硬泡,今天说礼法,明天说子嗣,翻来覆去就那几套说辞。
拉扯了小半个月,林修远实在烦了。
在小院,林修远越想越头疼,最后实在没法子,收拾了两件常服,直接往逍遥王府去了。
苏桓本想跟着一起去,刚随着林修远出了院门。
林修远头也不回地安排道:
“小桓,这次不必跟着朕,宫里的事你盯着点,别让他们来王府,有事儿来王府找朕。”
林修远在逍遥王府住了一个月。
除了苏桓偶尔来送些奏折,没旁人敢打扰。
朝堂上的大臣们一开始还想找上门,被苏桓以“圣上闭关”挡了回去。
久而久之,见林修远态度坚决,立后的事才渐渐平息下去。
之后林逍遥才回到了皇宫的小院。
日子一晃,距离当初众人探洞府,已经过去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皇都安稳,江湖也没出什么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