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安逸下的麻木
王丽娟的高跟鞋在略显空旷的走廊里发出清脆的回响。这位45岁左右的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短发齐耳,眼神精明干练,边走边向李毅飞介绍着阳兴县委县政府的基本盘。“李县长,咱们阳兴班子现在算是配齐了。您来之前,是贾书记一肩挑,辛苦得很。”王丽娟语气温和中带着恰到好处的亲近,“政府办这边,主任是陈嘉亮,工作挺踏实的,以后您日常工作上的事儿,直接吩咐他就行。”她说话间,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让人生不起一丝反感。李毅飞边走边听,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沿途的办公室。氛围确实和谐——工作人员见面点头微笑,步履从容,没有其他地方那种如临大敌的感觉。但这种和谐,像一层温吞的水面,底下似乎缺少了那种锐意进取的激流,透着一股…安于现状的温吞气。仿佛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习惯了阳兴的“落后”,并在这种“落后”中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到了政府办公室门口,王丽娟推开门,里面一个三十八岁、戴着眼镜、看起来颇为沉稳的男子立刻站起身,略带拘谨地望过来。“嘉亮,来,这位就是咱们新来的李毅飞县长。”王丽娟介绍道,随即转向李毅飞,“李县长,这位就是政府办主任陈嘉亮。您有什么需要,尽管找他。”“李县长好!我是陈嘉亮,以后请您多指导!”陈嘉亮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问好,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新奇,显然对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代县长充满了好奇。王丽娟任务完成,就告辞离开,留下李毅飞和陈嘉亮。陈嘉亮引着李毅飞走进县长办公室。办公室不小,但陈设略显陈旧,透着一股老机关的味道。卫生倒是很干净,看得出是精心打扫过的。“李县长,您看办公室这样布置可以吗?有什么需要调整的,您尽管吩咐。”陈嘉亮站在一旁,姿态恭敬。李毅飞环顾一周,目光在略显斑驳的沙发和宽大的办公桌上停留片刻,摇了摇头:“挺好,就这样,费心了。”“那…住宿方面?”陈嘉亮试探着问,“县里旁边有机关宿舍楼,条件尚可,离得也近。您看是安排那边,还是…”“就住宿舍楼,方便。”李毅飞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半分犹豫,“另外,我之前的司机常雷,会从多水县调过来,手续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你明天对接一下。”“好的,明白!”陈嘉亮立刻应下,拿出随身的小本子记下,又问道:“那…秘书人选,您这边有什么要求?我好尽快物色安排。”李毅飞略一沉吟:“年轻的,最好是近一两年刚毕业的男性。思维活跃,能吃苦,有股子冲劲最好。”他需要一个尚未被这种安逸氛围完全浸染的新鲜血液,能跟上他的思路和节奏。“好的李县长!我马上梳理一下符合条件的人选资料,晚些时候拿给您过目。”陈嘉亮办事效率不错。“嗯。”李毅飞点头,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后坐下,手指敲了敲光洁的桌面,“另外,把近三年阳兴县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报告、主要经济指标报表和所有相关的资料,尽快整理一份,送过来。”“好的,我马上去办。”陈嘉亮应道。“还有,”李毅飞补充道,“通知一下,明天上午,召开政府班子工作会议。我先和大家正式见个面,认认人,也听听情况。”“是!我这就去安排通知!”陈嘉亮领命,恭敬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门。办公室里安静下来。李毅飞靠在椅背上,手指继续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和谐?安于现状?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氛围。他初来乍到,对阳兴的了解还停留在“经济落后、污染严重”的宏观印象上,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具体的病灶在哪里?发展的桎梏是什么?人心究竟如何?一切都像蒙在雾里。现在多想无益,只能等陈嘉亮把资料送来,先啃一啃这些冰冷的数字和纸面上的规划,才能找到切入点。看看时间,已近傍晚。李毅飞索性不再多想,起身整理了一下带来的几本书和个人物品。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先收拾好这个临时的“家”。晚上七点,县政府不远处的“阳兴酒楼”,最大的包间里灯火通明。县委书记贾磊安排的接风宴就在这里。李毅飞推门进去时,里面已经坐得七七八八,烟气缭绕,谈笑声嗡嗡作响。他一出现,谈笑声瞬间低了下去,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李县长来了!”“李县长好!”“欢迎李县长!”几位县委常委纷纷起身打招呼,脸上都带着热情的笑容。李毅飞也含笑回应,目光扫过众人,凭借着超群的记忆力,精准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和职务:“周书记(副书记周正年)!”“秦部长(宣传部长秦盼盼)!”“程部长(组织部长程潇)!”“王主任(办公室主任王丽娟)!”“李书记(纪委书记李杰飞)!”“范书记(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范斌辉)!”“张部长(武装部长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