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燕地悲歌
应州四下的坞壁,看着一支奇怪的人马,正堂而皇之地穿过这片危险的区域。
他们的旗号,打的是定难军。
大家偶尔也听过这定难军,据说正在大肆收购辽地汉人。
大同府的女真鞑子,没少抓当地辽人去充数,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大家对定难军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钱。
这么多人口,不知道买去做什么。
不过当地汉人,确实对定难军很崇敬,别管他目的是什么,人家打出的旗号,就是同宗同族,要拯救沦陷北境的汉儿。
打听到他们是去大同府谈买卖的,没有一个人敢来招惹他们。
万一惹恼了大同府的女真鞑子怎么办。
李孝忠一路上观察着附近的坞壁,微微叹了口气。
“怎么了?”随行的副将问道。
李孝忠低声道:“此地虽然有不少的兵马义士,但是却没有一个厉害人物将他们聚合起来,如此零散,只能是被女真人踩在脚下。”
他们这一路走来,也见过女真鞑子四下杀戮掠夺,朔州、应州当地豪强,都只敢躲避,少有敢抵抗的。
他也想过定难军若是主动进入,这些人的选择,思来想去都觉得这些当地豪强不足信任。
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想着自保,或者在女真**害完百姓之后,他们去捡点汤汤水水。
与山贼土匪无异。
节帅花钱买人的手段,实在是有些高明,女真鞑子为了换奢侈品,把很多辽军俘虏仆从军当成生口给卖了。
原本人手就不足的西京府,更是无人可用,他们整日里在大同府内享乐,完全也不在乎将来怎么治理。
毕竟在很多女真鞑子看来,等击杀了天祚帝,报了血海深仇,还是要带着战利品回老家享受去的。
谁乐意背井离乡。
此时,女真上层,还顾不上大肆封赏土地。
他们对脚下征服的土地,没有认同感,不觉得这里属于自己。
只顾破坏、杀戮,像极了当年日本鬼子。
就这种做派,能得到人心才怪。
西京府不管是哪一族的人,看女真鞑子,都跟看恶鬼一样。
李孝忠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此时若是有真正的豪杰入场,这些坞壁虽然没什么拉拢价值,但是在百姓中肯定是一呼百应。
尤其是已经具有些名望的节帅。
李茂在府上听说下面来了一支奇怪兵马,赶紧来到应州治所城墙之上,呆呆地看着这群人。
突然,一个壮硕的武将,从队伍中骑马出来,在城墙下高喊:“我乃定难军夏州参将,护送使团前往大同府,可否开城门歇歇脚。”
“定难军?”
李茂瞧着那白底黑字旗号,就在寒风中猎猎舞动。
再看这些人马,数目不多,也就是百十人的样子。
难道在自己的地盘,还能被这些人给害了,想着多个朋友多条路,实在不行将来南下去投奔定难军也好。
李茂挥了挥手,示意放下吊桥。
此时李孝忠身边,一个中年人,突然对着他说了几句话。
李孝忠低头问了一句,这中年人又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李孝忠顿时心中有数。
应州治所,确切来说,是一个军镇模样。
唐时在此地所置的金城县,早已平毁。
五代十国时,后唐重置应州,因为要应对北方崛起的契丹巨大军事压力,一开始就是军寨的规模。
辽人割燕云十六州之后,在发展城市建设上对于塞外胡族而言,压力山大,相当不给力。
所以百年时间过去,应州差不多还是原来模样,反而是因为彰节度使的设立,强化了用以军事规制的城市建设。
应州治所依山而建,从高处俯瞰就是一个小而坚的堡寨。
周长不过两里,比起大宋腹心之地的县城都不如。但是寨墙既高且厚,水源也有保障,就是一个最完整的要塞,是进攻者的噩梦。
在其所依之龙首山一处险峻山岭,上面更设有一个更小的坚寨。如此直上直下,只有一路可通的山势,滚石头也就轻松守住了,可为应州的坚强依托。
而且在山上,战场一览无遗。攻城军马动向,随时可以传递堡寨当中。两厢配合,这防御态势在这冷兵器时代简直是天衣无缝。
要是粮食管够,这地方根本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多少人来也得想办法绕道而行。
作为军事堡寨,越大反而越难守。
小而坚且地势大占便宜的堡寨,才是让每个率领大军攻城的统帅头皮发麻。
要是守军有决心的话,不丢下多少条人命,或者做长远到跨年的围困,是难以攻拔的。
唐时吐蕃石堡城,既小且坚。数万强悍唐军尸首,几乎填满了石堡城才将其拿下就是明证。
李孝忠进去之后,在城墙上向外望去,原来依托城塞类似城下町的附廓市镇,早因为这几年兵火成了一片白地。
白雪覆盖之下更显得荒袤一片,城外壕沟虽然几年未曾修缮加深,但是底子仍在,几场大雪之后,仍有一人多深。
阔足有两三丈,不是轻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