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反攻开始
河东秋风,已经有十分的冰凉,走在太原城外,河边的战士正在刷洗战马。
听着战马嘶鸣,健壮的骑兵大声说笑,宇文虚中心底涌起一股无力感。
不管是时局再怎么艰难,他都会努力地想办法来解决。
所以他被称为智囊。
但是如今这个局面,已经不是人力能够翻转。
灵武军如此雄壮,陈绍比自己想的还要务实,他根本不会离开这里。
云中府看着收回来了,其实根本没收回来;河东看着没丢,其实已经丢了。
王禀的环庆军还有新军,如何是这群人的对手,他们连横扫契丹的女真鞑子都能挡住。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陈绍不走,那河北之敌,就要靠大宋自己挡住了。
宇文虚中想起前几日,官家难得勤勉节俭起来,甚至几次三番掏钱训练新军。
可是没过几天,就又和梁师成一起,到神霄宫修炼去了。
京营新军、河北义军和燕山残兵,真能挡住女真鞑子?
恐怕连郭药师那五万常胜军精锐都不好打。
而且陈绍的要求过份么?
他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要军粮,本就是朝廷的责任,毕竟若是没有他们,河东沦为战场,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财计;
第二个杀童贯、杀蔡攸、杀梁师成、杀王黼都是可以迅速得到一大笔财物,而且能很快聚拢人心,收获百姓爱戴的行为。
这几个人,早就该杀!
宇文虚中在心底骂了一句之后,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失态,似乎是骂出声来了。
他左右看了一圈,手下人眼神都有些躲闪。
想到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杀谁,宇文虚中也不在乎,道:“我们得快些回去。”
“立马就走么?”
“不急。”宇文虚中道:“我先和王太尉说几句话。”
别管王禀手里的兵马如何,如今他必须死死守住太原城,至少这个城池要握在朝廷手里,不能让陈绍轻松夺了去。
否则的话,河东已经是他的掌中之物。
河东数得着的豪绅几乎都在太原城中,占据太原之后,只要让他们去劝降,河东其他地方不会有多大的反抗。
宇文虚中和陈绍接触不多,但是从这几次中,他已经大概摸索到陈绍的脾气秉性。
他料定陈绍不会强行攻城,这是个很谨慎务实的人,若是公然攻打太原城。
那么陈绍就会成为比女真鞑子还招人恨的中原公敌。
所有的爱国义士,都会起来打你。
他目前根本没有和大宋决裂的理由,就如同他在西北,占据极大优势的条件下,还是选择逐步蚕食。
在河东,他完全可以和那时候一样,慢慢蚕食河东。
所以一切都还有机会,只要河北撑住,在女真兵退去之后,再威胁他撤兵,陈绍应该会就范。
宇文虚中沉着脸,来到王禀营中。
见他这副模样,王禀就知道自己没有预料错,他肯定是无功而返。
“叔通,莫要气馁,事情还没到不可回转的余地。”王禀说道:“等我整顿好环庆军,就去真定府,鞑子军趁势而来,一旦被拦住,只要死守些时日,他们会自己退去的。”
“实在不行,死守汴梁,等到各地兵马勤王!”
王禀说完之后,自己也沉默了一小会,一旦都门被围,各地兵马前来勤王,那么朝廷的威望会大打折扣。
不过此时却也顾不上了,先解了此次的危机再说,西北养出的这只好大的老虎,也不是眼下能制住的。
天道果然是公平的,让当今官家享受了如此多年,都门汴梁透支国力而超历代之繁华,已经把大宋的国运全都消耗干净了。
将来的日子,只会越发的艰难。
王禀坐在帐中,突然站起身来,走到宇文虚中身边,握住他的手,“叔通,我虽粗人,也知道上下同欲者胜,奋楫笃行者赢。如今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还请尔等忠义之士,在都门奉劝官家,千万要笼络人心,戒骄戒躁,带领我大宋,走出如今的困局。”
“将军放心,我当尽力而为!”宇文虚中很少承诺什么,此时也忍不住点头附和,而且将称呼从太尉改成将军。
说到底,局势要逆转,还是需要把仗打好,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陈绍能在河东赖住,不就是他的人马,收复云中府并且站稳脚跟了么。
只要你们这些前线将士把仗打好,哪怕不赢,也要输的漂亮,让人们看到希望。
然后凭借大宋的底蕴,以及江南、两淮强大的造血能力,慢慢地恢复大宋朝廷的威望。
——
十余名外面裹着破旧皮袍、内衬却是很柔软暖和的女真骑士,正策马小心的穿行在狭窄的山道中。
他们也算是享受过了,在大辽如此寥廓的疆域上,随便地抢掠!
不管是财货、女子,只要是大辽的土地,他们就可以把那种肆意妄为的快意,都是尽情地发泄。
如今更是把目光,盯上了更南边,也更繁华的大宋。
在应州府周围,到处都是定难军的哨骑,他们能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