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资本的反扑
初秋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卷过城中村的街巷时,总裹着些细碎的笑声。李默和林溪的恋情公开那天,骑手联盟的小仓库里飘着王记面馆送来的葱油香,老张把搪瓷缸子往桌上一墩,粗声粗气地笑:“早看你俩不对劲了!上次林溪姑娘帮默哥缝补工装,针脚比我家老婆子还细!”
小王嚼着刚出锅的肉包,含混不清地起哄:“要请客啊默哥!至少得是加双蛋的板面!”
林溪的耳尖泛着浅红,指尖却悄悄勾住了李默的掌心。李默望着满屋子熟悉的笑脸——老赵摩挲着磨破边的手套,眼神里是长辈般的欣慰;刚加入联盟的小吴举着手机,要拍两人的合照发骑手群。仓库外的晾衣绳上,洗得发白的骑手马甲在风里轻轻晃,阳光透过塑料布的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是联盟成立以来最松弛的一天,仿佛连空气中的尘埃都带着暖意。
没人料到,寒流会来得这样快。
三天后的清晨,李默刚帮老赵把送孩子上学的自行车推到巷口,手机就开始不停震动。骑手群里炸开了锅,消息像雪片似的跳出来:“怎么回事?今早到现在没接到一个单!”“我也是!刷新十次了,界面全是灰的!”“刚才问站长,他说咱们联盟的人,以后都接不到平台派单了!”
李默的心猛地沉下去。他快步走到仓库,推开门就看见七八个骑手围着桌子,脸上满是焦灼。老张把手机往桌上一拍,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我刚给常送的几家餐馆打电话,老板说昨晚接到平台的威胁电话,要是敢给咱们联盟的人接单,就封他们的店!”
“这不是逼人去死吗?”坐在角落的老赵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缴费单,上面的数字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那是他儿子这个月的化疗费。“我每天跑十五个小时,就指望这点收入。现在断了单,孩子的药钱怎么办?”
小吴攥着刚买没一个月的电动车钥匙,眼圈发红:“我为了跑单,贷款买的新车,每个月要还两千多。要是没收入,车就要被收走了……”
空气瞬间凝固了。仓库外的风卷着落叶吹进来,落在没人收拾的空饭盒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李默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他们有的是为了给父母治病,有的是为了供孩子读书,有的是刚从工地转行来的农民工。联盟是他们对抗不公的唯一依靠,可现在,资本的巨手轻轻一压,就把他们的生计逼到了悬崖边。
“不能就这么算了。”林溪的声音突然响起。她刚从外面回来,帆布包里还装着没来得及放下的技术资料。她走到桌子中央,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语气坚定:“他们能断我们的单,却断不了我们自己的路。我们可以做一个自己的配送平台,只对接愿意支持我们的商家,这样就不用再看大平台的脸色。”
仓库里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新的议论。老张挠着头:“自己做平台?那得要多少钱啊?还有技术,咱们哪懂这个?”
李默也皱起眉头。他知道林溪的想法可行,可现实的阻碍像一座大山。之前为了给受伤的骑手凑医药费,联盟的账户早已见底;至于技术,他们这群骑手和小商家,连写代码的人都找不到。他刚要开口说出顾虑,脑海里突然响起熟悉的提示音——那是之前帮他解决过骑手保险问题的“芯片”发出的声音。
【检测到关键需求,愿力值可兑换配送平台开发模板(含订单系统、定位功能、商家骑手对接模块)及五十万启动资金,是否兑换?】
李默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他攥紧了林溪的手,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有办法了!芯片可以帮我们解决资金和技术模板的问题!”
林溪愣住了,随即明白过来——那个曾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站在了他们这边。她看着李默眼中闪烁的光,之前因为担忧而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嘴角也勾起了一丝笑意。
当天下午,紧急会议变成了筹备大会。林溪把仓库的角落隔出一个小隔间,当作临时技术室。她联系上之前在技术论坛认识的老陈——一个因为拒绝帮平台做“压榨骑手”的算法而被辞退的程序员,又通过老陈找到了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周就是其中之一,他抱着笔记本电脑赶来时,眼睛里还带着熬夜写代码的红血丝:“溪姐,我早就看不惯那些大平台了!这次算我一个,不要工资都行!”
技术团队很快投入了工作。临时隔间里,四台电脑的屏幕光映着每个人的脸。老陈负责修改平台的核心算法,他把大平台里“超时罚款”“顺路单强制派发”的模块全部删掉,重新写了一套“骑手自主接单”“弹性工作时间”的程序。小周则忙着对接地图接口,常常为了优化定位精度,在仓库里拿着手机跑上跑下,直到把每个角落的信号强度都记录下来。
林溪几乎住在了技术室。她既要协调团队的进度,又要根据骑手和商家的需求调整功能——比如增加“老人餐优先配送”的选项,设置“商家出餐延迟提醒”,避免骑手白跑一趟。有天凌晨三点,小周揉着酸涩的眼睛说:“溪姐,订单系统的&bp;bu改了三天还没好,要不咱们简化一下功能吧?”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