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二营的高光时刻,嘚瑟的沈泉,张大彪回来了。
此时,赵家裕。
新一团各连排,营在接到李云龙的命令后,全都火速朝着团部集合。
一时之间,村口的晒谷场上聚集了从各地赶回来的部队。
众人一别半年,战友情深重,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叙旧,聊天。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显摆各自的长处。
“嘿,老张,好久不见了,你小子最近还好吗?”
“好,好得不得了……”
“老王,最近在忙什么呢?我可听说你老厉害了!”
“嗐,不值一提……”
一时之间,赵家裕村口好不热闹。
“正委。”
“正委!”
众人看到赵刚纷纷打招呼。
看着大家都回来了,赵刚也十分开心“好,你们都回来了!”
“太好了!”
然而就在最热闹的时候,村口传来浩浩荡荡的踏步声。
“正委,快看,好像是二营的……”
赵刚朝着远处望去,果然看到沈泉带着二营的战士们浩浩荡荡的朝着自己的方向走来。
“想不到,这二营的还有模有样的!”
“看样子,好像发展还不错……”
“你看,这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太霸气了。”
众人一边观看一边评头论足着。
只见二营的战士们整齐划一地迈出步伐。
队伍中,一排排汉阳造步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枪刺寒光闪闪,仿佛随时准备撕裂敌人的胸膛。
每个战士的身上都背着鼓鼓囊囊的弹药袋,手榴弹别在腰间。
显得“土豪”的样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间那一门威风凛凛的意大利炮。
这些钢铁巨兽被精心擦拭得锃亮,炮管直指苍穹,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死亡的降临。
炮手们紧紧守护在火炮旁,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坚毅。
他们知道,这些火炮将是撕开敌人防线的关键利器。
轻重机枪手们同样气势不凡。
捷克式轻机枪被架在战士们的肩头,枪管下方的散热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九二式重机枪则由4名战士合力搬运,那长长的弹链如同钢铁的长蛇,随时准备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进在蜿蜒的村路上,一眼望不到头,脚步声整齐划一,如同战鼓擂响。
战士们的军装上沾满了尘土,却难掩他们眼中的熊熊战意。
沿途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敬佩与自豪。
很快,部队抵达赵家峪村口时。
沈泉大手一挥,队伍瞬间停了下来,1800人竟无一人发出多余的声响。
意大利炮缓缓就位,轻重机枪也迅速架起,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前方,仿佛一群蓄势待发的猛兽。
“报告,正委,二营回来了!”
沈泉望着赵刚等人,眼神中闪过一丝柔情,随即又变得坚定无比。
“这次小鬼子要是敢来,咱们就用这些家伙,让他们有来无回!”
这句话似乎在向过去落魄的新一团告别。
新一团从今天起……彻底站起来了。
啪啪啪……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沈泉十分的自豪和骄傲,这是他人生中最骄傲,最高光的时刻。
赵刚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嗯,不错,你们二营发展很不错嘛!”
“这次带回来多少人?”
“不多,整整1800人……”
“啥?一千八百人?”
其他不知道情况的战士们纷纷露出惊叹的表情。
“老沈,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小子分兵的时候好像只有一百多人吧!”
“这才过去几个月,你小子就发展到一千八百人了?”
“可以啊!”
面对大家的吹捧,沈泉欣然接受“那是,这次分兵发展,团长让我们独立自主发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让我们释放天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所以,在这样的政策下,二营的发展才能突飞猛进!”
“老沈,我看你们二营连武器都换了一茬……”
“那是……”沈泉自豪的说道“这次我们营轻机枪64挺,重机枪12挺,还有一门意大利炮……”
“上面都是洋文,老子也不识……看样子好像很厉害,就是炮弹少了一些,才12发。”
“哥几个,一会战斗要是我调几挺机枪给你……”
“哈哈,那就太感谢你了,老沈!”
“老沈,你小子可以啊,连意大利炮都能搞到手……”
“诶,那是打小王庄的时候,意外的收获……”
意大利炮”实际为高卢鸡施奈德1897式75毫米山炮&nbp;,该炮由高卢鸡在1897年设计定型。
该炮全重11吨,采用4匹马拉运,适合山区作战,射程达6公里,炮弹可炸出5米宽的弹坑,能有效摧毁城墙(厚度1-2米)。
1930年代闫老西从意大利进口200门此类火炮,我国士兵因此称其为“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