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铁证连环
晨光熹微,县衙后院的梧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颜惜夕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案几上的烛泪早已凝固成堆。她低头看着手中那叠染血的账册,指尖在“白河堤工银“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大人,白三少爷到了。“韩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冷意。
颜惜夕整了整衣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带他去花厅。“
花厅里,白景琦正不耐烦地用折扇敲打着手心。见颜惜夕进来,他连起身的意思都没有,只是懒洋洋地拱了拱手:“县尊大人好雅兴,大清早就请本少爷喝茶。“
“白三少爷说笑了。“颜惜夕在主位坐下,青柳立刻奉上一盏清茶,“本官初来乍到,理当拜会本地乡绅。只是...“她故意顿了顿,“听闻白老爷身体抱恙,只好先请三少爷过府一叙。“
白景琦嗤笑一声,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颜大人有话直说。我们白家向来乐善好施,若有什么需要...“
“确实有件事要请教。“颜惜夕从袖中取出一页纸,“三少爷可认得这个?“
白景琦瞥了一眼,脸色骤变。纸上赫然画着一枚星形烙印,正是昨夜那刺客身上的标记。
“这...这是什么?“他的声音明显虚了几分。
“魇回斋的标记。“颜惜夕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昨夜有人行刺本官,用的就是这个门派的功夫。“
白景琦猛地站起身,茶盏“啪“地摔碎在地:“颜惜夕!你什么意思?“
“三少爷别急。“颜惜夕示意韩忠按住他,“本官只是好奇,魇回斋的刺客,怎么会对滦县的赋税账册如此感兴趣?而据我所知——这个杀手组织是在郦朝的地界里边吧,难道你们白家还通……“
白景琦脸色铁青:“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不知道?“颜惜夕突然拍案而起,从案几底下抽出一本账簿摔在他面前,“那这个呢?白河堤工银五千两,实支八百两!剩下的四千二百两,进了谁的腰包?“
白景琦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花架。瓷器碎裂声中,韩忠已经扣住了他的手腕。
“你...你敢动我?“白景琦色厉内荏地吼道,“我爹是...“
“你爹是白河坞的主人,朝中有人。“颜惜夕冷冷打断他,“可你别忘了,本官是朝廷命官!“她凑近一步,压低声音,“李县令是怎么死的,你心里清楚。“
白景琦的瞳孔猛地收缩。
“带下去。“颜惜夕挥了挥手,“好好''招待''白三少爷。“
待韩忠押着白景琦离开,青柳快步进来:“大人,周县丞醒了。“
后厢房里,周骢靠坐在床头,脸色仍有些苍白。见颜惜夕进来,他挣扎着要起身行礼。
“别动。“颜惜夕按住他,“感觉如何?“
“多谢大人挂念,下官已无大碍。“周骢靠在床榻上,脸色仍有些苍白,手指却紧紧攥着那叠账册,“但这些物证还远远不够。“
颜惜夕在房中踱步,官靴踏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白家能在滦县横行多年,朝中必有倚仗。若不能一击即中,等他们缓过气来...“
“下官明白。“周骢咳嗽两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李县令之死就是关键。“
晨雾未散时,一行人已悄然来到义庄。青柳戴上素白手套,轻轻掀开覆尸布。李县令的尸身浸泡多时,却仍能看出面色青紫的异状。
“大人请看。“青柳的银针在李县令咽喉处一探,针尖立刻泛起诡异的幽蓝,“这是''阎王笑'',与周县丞所中之毒同源。“
颜惜夕与周骢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回衙路上,她忽然问道:“听闻李县令酒量极佳?“
“千杯不醉。“周骢苦笑,“去年重阳宴,他一人喝倒了整个户房的人。“
“那赵师爷...“
“三杯就倒的酒量。“
“听说出事当晚,赵师爷曾请县令到他家中吃饭,之后才去巡视的河堤。”
“是。而且他拳脚功夫不弱,即便是喝醉了,寻常衙役也不是他的对手。”
县衙刑房里,陆大方,也就是那位新晋白家门房,被铁链锁在刑架上。
这个五大三粗的衙役此刻抖如筛糠,尤其当颜忠——慢条斯理地摆弄着一排刑具时。
“陆班头。“颜惜夕坐在太师椅上,指尖轻叩案几,“李县令落水那晚,是你当值?“
“是...是小的...“陆大方眼神飘忽,“可大人明鉴,县令老爷是自己失足...“
颜忠突然将一柄薄如蝉翼的小刀钉在陆大方耳侧的刑架上,刀身颤动发出嗡嗡声响:“摘星楼有三十六种法子,能让活人求死不能。“他凑近陆大方耳边,声音轻柔得可怕,“你想试试第几种?“
陆大方裤裆瞬间湿了一片:“我说!我都说!那晚赵师爷请老爷吃酒,回来时老爷脚步虚浮,小的...小的只是轻轻一推...“
与此同时,西厢房里茶香袅袅。周骢披着素白外袍,正在给赵师爷斟茶。
“周县丞这是何意?“赵师爷干笑着,额角渗出细汗。
“听闻赵兄新纳的如夫人,原是醉仙楼的清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