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紊乱生活
三个月后。
湖跺交警大队综合中心办公室的窗,正对着大院那株不知活过多少春秋的老梧桐。虬枝盘错,仿佛凝固了过多的岁月尘埃。
暮色如同沉重的铅灰色绒布,沉沉地覆盖下来,模糊了玻璃,也模糊了窗内的人影。窗外,天空凝固着一滩沉滞的、近乎淤血的深紫余烬,将室内簇新的陈设都浸泡在一种莫名的凝重里。关青禾的目光穿透灰紫色的混沌天幕,投向一片更遥远、更不可触及的虚空。
笃、笃、笃。
敲门声短促有力,带着一种程式化的恭敬味道。
关青禾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从喉咙深处滚出一个含混的“请进”。
门应声而开,庞彪那张堆砌着过分热情的脸探了进来。一身笔挺的深蓝常服,肩章星辰擦得锃亮,那笑容却如同精心揉捏过的面团,饱满得将眼角挤出深深的沟壑。“小关,祝主任不在啊?”他快步趋近,腰杆习惯性地前倾几分,声音热络得几乎能灼人皮肤,“没打扰吧?你们家老爷子还好!”
“原来是庞教导大驾,请坐,祝主任外出宣传了。”关青禾终于将视线从窗外那片沉郁中收回,身体向后,陷进宽大的皮质椅背里,目光平静地落在庞彪身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审视。“我只是一个服务领导的办公室人员,何谈打扰?”她语调平缓,像幽深的古潭不起微澜,“您还有事?”
“嗨!小事,芝麻绿豆级别的!”庞彪搓着手,屁股尖儿小心翼翼地挨着椅子边坐下,动作麻利得像个变魔术的,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文件袋,“嗤啦”一声抽出一张单据,轻轻滑向关青禾面前光可鉴人的红木桌面,发出“嚓啦”一声清脆的、挑衅似的响声。
“上半年,大市局那群钦差下来搞专项调研,周科长带队,从东到西,南线到北线,卡口到国道,弟兄们都跟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这不,收官那晚,”他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的优越感,“我请示了廖党委,代表咱大队,总不能让人说咱湖跺人不懂礼数吧,就象征性地安排表示了一下,联络联络革命感情嘛。”笑容在他脸上加深,指尖精准地点着单据上一个数字,仿佛那是他的功勋章,“这点茶水点心钱,我先垫上了,你看,若是方便的话,今天直接给我就成?”
空调单调地嗡鸣。这浅黄色单据像一块烫手的烙铁,关青禾的目光在单据上停留了两秒。然后,她的视线凝固了,在招待费三个端庄的宋体字下方,蜷缩着两个蝇头小楷“茅台”。
那两个字,如同两根淬了剧毒的冰针,毫无预兆地扎进她的瞳孔。
庞彪的笑容纹丝未动,诚恳得仿佛单据上印的是白开水或西北风。他当然看见了,关青禾指尖在冰凉桌面下无声蜷缩成拳,指甲刮过桌沿,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嘶啦声。然后,她抬眼,嘴角弯起一个恰到好处、足以冻伤人的弧度“庞教导,真不是我不近人情。祝主任三令五申过,招待费这块,必须他亲自过目签字,您知道的,他最近和崔主任不对付,这金口玉牙的,小金库的钥匙被焊死在他笔尖儿上了。没他老人家的墨宝,蚊子腿我也动不了。”她手腕极其灵巧地一旋,将那页印着耻辱二字的单据,如同推开一块霉变的奶酪,精准地、不沾手地滑回庞彪眼皮底下,“您找他,一准儿快!他一个点头或是电话,我立马给您点钞,保证嘎嘎新!”
“祝一凡”三个字像颗无形的石子,精准地砸在庞彪那灿烂笑容的湖面上,荡起一圈极其细微却无法忽视的僵硬涟漪,虽然眨眼间又被他那炉火纯青的演技抚平。“哎呦!对对对!瞧我这猪脑子!”他猛地一拍脑门,声音拔高了八度,充满了恍然大悟的懊恼,“廖大天天念叨,咱们交警队,规矩大于天!程序流程一定要完美无瑕!必须找祝主任!好,我这就去寻他!”
他一把抓起那张被嫌弃的单据,塞回文件袋的动作快得带风,起身时还不忘对关青禾微微欠身,笑容重新堆砌得比进来时更饱满,简直要溢出来,“小禾同志,你忙你的!”
话音未落,人已拎着袋子,脚步轻快地旋出门去,“咔哒”一声轻响,仿佛带走了屋里所有虚伪的热气。
门合上的瞬间,办公室的空气骤然稀薄冰冷下来。
关青禾缓缓靠回椅背,目光再度投向窗外。暮色中的老梧桐只剩下一团狰狞的剪影。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桌面上敲击了两下“笃,笃。”声音轻得像心跳漏拍。那张印着“茅台”的单据和庞彪失常的僵硬,像两粒硌在鞋里的石子,但她没有动电话,也没有碰手机,仿佛它们只是窗外飘过的一片带着油污的落叶。
2、
时间在堆积如山的公文卷宗里无声爬行,像办公室窗外日渐凋零的梧桐叶。夏日的躁动已彻底被初冬的寒意摁灭。三个月,尘埃足以覆盖许多东西,却无法抚平某些惊悸的涟漪。
桌上那份《关于筹建机关干部身心休养中心初步构想及预算》的报告草案,封面已磨起了毛边,边角卷曲,像一个疲惫的梦。选址、规划、经费…这些繁琐的砖石,自然都垒在了综合办主任祝一凡那原本就不算宽阔的肩膀上。
这天下午,祝一凡抱着一座摇摇欲坠的“文件山”——都是修改了八百遍的场地评估和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