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国之重器,从天而降!
不需要任何命令。
椅子刮擦地面的刺耳噪音撕裂了会议室的死寂。
周思民院士第一个弹了起来,这位年过古稀的光学泰斗,此刻动作敏捷得不输于任何一个年轻人。
他花白的头发因为剧烈的动作而散乱,眼中燃烧着一团火焰。
他身后的顶级专家们,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炸开。
没有交流。
没有对视。
所有人的大脑中只剩下同一个、最原始的冲动。
下去!
他们撞开椅子,推开挡路的一切,疯了一般地涌向门口,涌向电梯。
那不是跑,那是一种朝圣般的冲锋。
梁老和几位平日里稳重如山的部长,此刻也完全抛开了所谓的领导风范。他们涨红了脸,跟在人潮之后,心脏在胸腔里擂鼓。
气喘吁吁。
当他们终于冲出科技部大楼,踏上中央广场坚实的地面时,头顶的空气被巨大的力量撕开。
四架武装直升机,以一种挑战物理极限的精准姿态,护卫着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
螺旋桨卷起的狂风,吹得人们几乎睁不开眼,衣袂猎猎作响。
但没有一个人后退。
没有一个人用手遮挡。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死死地钉在了那个巨大的、纯白色的集装箱上。
它在四道牵引索的控制下,下降的过程平稳得令人发指,最终落在广场正中央的预留位置时,没有发出一丝一毫多余的声响。
稳如泰山。
落地的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了这片广场之上。
“啪嗒。”
牵引索精准地自动脱落,金属扣弹开的声音清脆而决绝。
完成了使命的四架武装直升机,并未立刻离去。它们在集装箱上空,做了一个庄严的、同步的盘旋。
那是一个战士对神器的致敬。
随后,它们猛然拉高,引擎的轰鸣声划破长空,转瞬间便消失在天际线的尽头。
更高处的云层中,那架运送它前来的,“鲲鹏”运输机,庞大的机身轮廓也缓缓变淡,最终彻底消融在云海里,再无踪迹。
来时雷霆万钧,去时无声无息。
风停了。
声音消失了。
整个广场,陷入了一种近乎神圣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胸口起伏,灼热的目光汇聚成一道无形的洪流,死死地盯着广场中央那个白色巨物。
它就像一座来自未来的丰碑,矗立在那里,沉默地接受着这个时代最顶尖头脑的检阅。
在万众瞩目之下。
“咔。”
一声极轻的、机械结构解锁的声响,在寂静中被无限放大,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心弦上。
集装箱的舱门,动了。
它没有猛然弹开,而是以一种极具仪式感的、庄重的速度,向两侧无声地滑开。
没有预想中刺眼的强光。
也没有任何为了烘托气氛而准备的浮夸干冰。
这里的一切,都摒弃了虚华的装饰。
有的,只是科技本身最纯粹、最原始、最野蛮的震撼力。
当舱门完全洞开,展露出内部空间的那一刻。
一缕光,从里面弥漫出来。
那光芒并不刺眼,反而无比柔和,带着一种深邃的、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星辉般的质感。
光芒的源头,是一台静静矗立在舱体正中央的机器。
银白色的机体,充满了流畅到极致的线条美感,通体找不到任何一颗螺丝或是拼接的缝隙,浑然一体。
它第一次,向这个世界,展露出了它的真容。
【“羲和”光刻机】!
它身上那种超脱于这个时代的、仿佛由最纯粹的数学与艺术结合而成的完美设计,与周围现实世界里冰冷坚硬的钢筋水泥高楼、与远处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形成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天堑。
强烈的视觉冲突,让所有人的大脑都出现了瞬间的宕机。
这台机器不属于这里。
它本该存在于某个高等文明的科技殿堂,此刻却被神明直接从时空的彼岸,传送到了凡人的面前。
全场,落针可闻。
再也没有人能够发出任何声音,甚至连思考都变得迟滞。
每一个人,都被这台从天而降的“国之重器”本身散发出的,那种无法被任何词汇定义的磅礴气场所彻底压制,灵魂都在战栗!
燕京大学的校长钱卫国,失魂落魄地站在人群之中。
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化为死灰。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台完美的【羲和】之上,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闪回着自己团队不久前,为了那01纳米的“理论突破”而彻夜狂欢、沾沾自喜的画面。
现在看来,那一切是多么的可笑。
多么的……渺小。
一股无法抗拒的羞愧感,混合着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化作冰冷的海水,从他的脚底升起,瞬间将他整个人彻底淹没。
他输了。
钱卫国在心中,用尽全身的力气,才承认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