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七十五章 两道圣旨

第七十五章 两道圣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当!当!当!”

并未受到张显疑问的影响,城墙上的警钟随之急促响起。

“敌袭!敌袭!敌袭!”

所有昏昏欲睡的军士都瞬间惊醒,有的大声呼喊奔走相告,有的迅速拿起兵器严阵以待,城门前的吊桥也迅速升起。

这些底层的官兵全都明白一个道理

倘若真是鞑子前来掠关,一旦攻破了城门,谁都休想独善其身。

可同时他们时常又想不明白

这个就连他们都明白的简单道理,为何上面的人就总是不明白?

对于阳和塞的军民来说,这座关隘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城门,可对大明来说,大同又何尝不是国家安身立命的城门?

看着身上破烂的衣裳,握着锈迹斑斑的兵器,怀揣发酸打牙的黑菜窝头,想着下值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做的佃户农活。

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谁而战,又是为何拼命……

但是现在。

鞑子来了,管他娘的,先干再说!

好歹这回翊国公也在城墙上,他起码没像此前的某些巡抚总兵一样,丢下咱们扭头就跑,还不知从哪寻了一支长枪握在手中,来回巡视组织防御不是?

“敌袭!敌袭!!!”

郭勋的声音依旧在城墙上回荡,虽因年迈中气略有欠缺,还因紧张有些颤音,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但他心中的确没有闪过一丝逃跑的念头,尽管张显一直在一旁苦苦相劝。

郭勋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没有组织一场战争的能力。

毕竟从出生之日起,他就是武定侯府的世子,生活在安逸的京城。

虽然出生勋贵世家,但莫说是他,就连他的父亲、祖父也从未上过战场,研读兵书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大部分时候都与父亲、祖父一样,好聚书为诗,乐与文儒交。

可他却明白一件事情

如今他肩负着翊国公的身份,是这里勋爵最高的人!

这里的军士此刻都眼睁睁的望着他,如果他在这个时候下了城墙仓皇而逃,必会影响士气,阳和塞只怕更难守住!

而他只要站在这里,就是一面鼓舞士气的旗帜,他不能逃!

何况,锦衣卫就在城墙下面,他又能逃去哪里呢?

或许此刻战死沙场,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如此人死灯灭,罪责全消,兴许皇上知道这个消息,还会顾念祖上的情分,起码允许郭家子嗣继续继承武定侯的勋爵。

怎么都好过被锦衣卫逮捕回京,再加上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

说话间。

又有一行人顺着阶梯脚步急促的冲上了城墙,来者不是旁人,正是大同总兵周尚文。

而紧跟在周尚文身旁的人,则身着一身香色马麻飞鱼袍。

郭勋见过此人,他正是张显刚才提到过的锦衣卫同知,阎长平。

“周尚文也恰好就在城下?”

郭勋心中不免疑惑,身为大同总兵,周尚文自然不是闲人,不可能像他一样成天在这里py“望夫石”。

应该是陪同阎长平一同前来办事……可既是陪同,大同巡抚龙大有又为何不在?

“把总何在?”

周尚文上来之后,来不及向郭勋问候,立刻找到一人质问,

“敌军已到此处,夜不收为何没有提前预警?!”

所谓“夜不收”,便是卫所军中哨探的叫法,主要负责外出侦察敌情,因时常夜里也不收队,顾名夜不收。

“这……回总兵的话,夜不收今日受命去给龙抚台翻修旱厕了……”

在周尚文的严厉的目光中,把总犹豫了一下,只得吞吞吐吐的说出实情。

“混账!”

周尚文胡须瞬间炸起,气得大骂一声,却又终归还是无可奈何,回身向阎长平施礼拜道,

“阎同知,你看当下……”

“战事要紧,周老将军请便,圣旨的事待退敌之后再说不迟。”

阎长平看起来倒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点了点头让到一边。

然而没人看到,面对荒原上黑压压一片的敌情,此刻在京城被人称作“阎王爷”的他,藏于飞鱼服中的手亦在不受控制的颤抖。

残酷嗜血的人,未必便不恐惧战争,或许面对战争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胆怯。

“圣旨?什么圣旨?周尚文也有圣旨?”

郭勋闻言心中不免疑惑。

他哪里会知道,阎长平此行一共带了两道圣旨。

一道是“请”郭勋带上鄢懋卿等人回京复命。

另外一道便是“请”周尚文前往京城述职。

因为周尚文不仅上了一道奏疏向皇上毛遂自荐,还给夏言写去了一封密信,请求夏言举荐自己为复套将领,承诺事成之后将大力为其表功。

他好歹也是在官场厮混了大半辈子的人,如今已经年近古稀,怎会不知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潜规则?

为了能办成这件事,贿赂他虽是没有的,但出让功劳却也可以。

恰好夏言对待复套是认真的,正需要拉拢一个真有能力的大将,确保复套战事不出意外。

周尚文的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