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府库
这一夜,十分安静,让满以为能碰见妖怪捣乱的崔九阳,有些失落。他故意没睡,而是选择打坐休息,顺便还修炼了一下望气之法。其实这望气之法没有传说中那么玄乎,什么帝王之气……什么公侯之气……其原理无非是灵气的不同形态。史书上都说刘邦有天子气——五色云如华盖。一些解读周易的书上也写兵戈之气——赤云如血,形似刀剑。事实上这些都是灵气的聚集与运转。望气之法,不过是修行如何识别这些灵气的形态。崔九阳琢磨了一夜,想明白自己根本不需要学全套的望气之法,眼前只要能识别妖气也就够用……于是,他便针对性的研究一下,想到一个取巧的办法,不过还没完全想明白,还需进一步尝试。一日之计在于晨——相传这句话起源于智计无双的诸葛亮。丞相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早晨早点没吃好,那么一整天脑子都不转悠,想不出什么好计策来。崔九阳深以为然。这旅店刚开门,崔九阳下楼来,想找店小二打听一下坊间哪里有好吃的早点。楼上楼下都没找到小二,他正想问问掌柜的,门口进来两个缉拿队的人。两人进来也不说什么话,而是直接站在柜台前,直愣愣瞅掌柜的。掌柜的是个两撇胡子的中年人,怎么也得有四十五六岁了,脸上始终一副笑模样:“两位长官来了?这个月的除妖钱收的这么早吗?”“掌柜的,可不早,这都几号了?兄弟们月底都没饷钱了。”其中一个说。另外一个就没有这么和气,凶神恶煞的不耐烦:“少废话,动作快点,我们哥俩还得去下一家。”掌柜的连声答应,将一把铜子儿拿出来,铺在柜上细细地数。十枚二十枚,拨到一旁……再数出十枚拨到前面那一堆里。可能掌柜的一不小心拿多了,单独拨出来那一堆,到了五十枚的时候,他先前拿出来的那一堆起码还剩二三十枚。可他其实只需要交六十枚铜板就够。那个说话不耐烦的见状,将手中拿着的袋子打开,一把将柜台上的钱全都搂进袋子里去了。掌柜的想拦一下:“哎,长官……”那个说话和气的压根也没让他开口:“掌柜的真是个利索人,您放心,下个月不到时间,我们兄弟绝对不来。”两人出去门走远了,掌柜的在那懊恼自己怎么就一把多抓了那么些铜板呢,一个劲的拍自己脑门。崔九阳见状,也不好意思上去问了,便自己溜达出来,看看街口小巷外之类的地方,有什么吃食没。不再往城门去,而是往城里走。一直走到闹市,东西还没吃呢,却又看见了好几组缉拿队的人。仍然是收钱。原来他们不止收商家,连摆摊的也收。五个铜板不嫌少,十个铜板不嫌多,倒是没有说连打带骂欺负老百姓,可也是凶神恶煞的,老百姓们唯唯诺诺,交钱大都颇为利索。有那个黏黏糊糊不想交的,缉拿队倒也没怎么着,卖油条的就拿人家油条,卖菜的就拿人家菜——拿的东西要是换成钱,可比要的铜板还多。崔九阳看着每一组缉拿队手里沉甸甸的钱袋子,心中估算了一下……这县里到底要收多少除妖安民税啊?虽然缉拿队里每个人都背着步枪,腰里也都挎着好几发子弹,可怎么说这些装备也花不了那么多钱啊。是不是那县知事……中饱私囊?除妖钱收上去,三成买装备,两成发饷,剩下五成……县老爷装自己兜里?崔九阳突然想起来,李金波说县知事还请来了老道。这县老爷如果受了道士蒙骗……以为那些符水之类的除妖东西价值高,那拼命的收钱也合理。崔九阳街边买了个肉饼吃着,想跟卖肉饼打听那些除妖老道在哪里,卖肉饼的摊贩摆摆手让他走,看来是不愿说。肉饼吃完又买了一根脆油条,这次卖油条的倒是压低声音说了。“都在县衙,县知事大人亲自招待……”要是这么说,那就是县知事受到蒙骗的可能性比较大了。崔九阳吃着油条,往县衙方向去。他想看看能不能碰上那几个道士,看看到底是什么货色。而且他始终心里有一些不对劲的感觉……到底为什么一个阳山县会出这么多妖怪?县衙外面,崔九阳来回逛,却发现这样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线索。人家巡警站岗,门大院深,看是看不见里面的,混也不可能混进去……他围着县衙门大院绕了一整圈,也没找到什么漏风的地方能让他偷偷瞅一眼。正打算走,虎爷带着两个跟班从街那边过来,行色匆匆似乎有什么急事。崔九阳迎着他过去,两人在长街上擦肩而过。虎爷本来没注意这个青布袍子的人,只是扫了一眼就要回县衙。就这一眼,他原地站住了。这人……少了半条眉毛。是昨晚上那个窗户后面的人!崔九阳已经转过身去了,察觉到虎爷在自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