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老道
老道姓孙,名源,道号……嗐,歪门邪道,哪有道号。他原本是个山野道观的守观道士,观下只有三亩薄田,自己带着三个徒弟耕种收点粮食还不够吃。所缺的粮食以及生活用度,全靠周边山村里的愚夫愚妇四时供养,这才勉强没饿死。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知怎么的,他时来运转,在山中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两页残破经书,得了个“养长生”的法子,自己潜心修炼,竟然练成了。虽说这借钱财流通之利,行汲取命源之事,怎么看怎么像是邪修作为,但那实实在在增加的生命本源和体内法力,可不是骗人的。这修成一段时间以来,林林总总涨了修为,可又没涨多少。是啊,周边几个小村里总共才能能流通多少银钱?就算流通了,他一个穷的叮当乱响的道士,又能接触到多少汲取到命源的银钱?站在街上,眼看着别人兜里装着汲取了命源的铜板,自己就是摸不到,急也不急?人修为一涨,野心就大,渐渐地,看自己这野道观也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着徒弟收拾行李,咱们出去找找门路!师徒四人风餐露宿,历经了不少磨难……终于来到了一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地方——阳山县。这地方好,四面环山,还是东西交通要道,人流量不小,却没那么显眼。师徒四人在此处驻扎下来。孙老道找了个人多的地方,摆下算卦的摊儿,只算金钱卦!所有来算命的人,必须掏出九十九枚铜钱来,孙老道便用这九十九枚铜板掷卦象……其实都是纯扯淡,他就是为了在这些铜钱上做手脚而已。等算完卦,只取来人另外掏出来的六枚铜子儿做卦金,这九十九枚如数奉还!他孙道长一文也不多拿。他确实有点修为,虽然卦并不非常准,但在一众坑蒙拐骗的江湖先生中,已经算是颇有能耐了。一时之间,竟然在阳山县内有些名气。过了没多久,县里闹妖怪,知事大人张榜招纳除妖高人,孙老道一眼便知,这是绝佳的机会!凭着名气入了县衙,又手段尽出,于是胜过一群巫婆神汉,他摇身一变,成了知事大人的二师爷。可谓是人之际遇,只在一朝一夕。如此一来,他们师徒四人想在全县的银钱上动手脚就更为便利。何况这孙老道歪心眼儿极多,没多久为了加快银钱流通,又想了个除妖安民税的法子……这可叫他得逞了。全县之人,都成了他汲取命源的“傀儡”。孙老道跟三个徒弟的修为好似吹了气球一样向上涨。又天天眼见着百姓的生命本源如流水一般进账,孙老道可谓是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可是也邪门,自从他担任了缉拿队的除妖参谋,不知道为什么,这阳山县妖怪倒是越来越多。今天来个猪妖,明天来个鹿妖,这些妖怪在城中闹出人命来,还得劳驾他做符水,出小法器,总让人烦心。不过,这些妖怪,也给了他另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陈知事将妖怪之事上报,直达济南府,省里督军大人知道此事后,对除妖有功的陈知事大加赞赏。同时,还关心了一下……那除妖的道长,是否会炼丹?今年段总长大寿,若是能送去延年益寿的丹药,岂不是能在寿宴上让张督军出个风头?孙老道听陈知事说明情况后,心里别提多爽快了,这不正撞枪口上了么?你要是说别的咱不会,炼延年益寿的丹药岂不是手到擒来?孙老道当场掏了三颗存货,交给了陈知事。不过这三颗丹药……好似泥牛入海,也没有水花溅起来……只是不久后,陈知事唤他过去,要他多炼一些丹药出来。他知道,应该是成了。平步青云的梦已经开始在睡着后打扰他的休息,国师之名已经在遥不可及的天边向他招手,孙老道沉醉在丹炉散发出的芬芳中,不能自拔。至于那些泥腿子的寿命?呵呵,能助道爷我长生,一步一步走上国师之位,他们应当含笑九泉才是……今天,是丹成的日子,这一炉丹药填进去了半个府库的命源,不容闪失。前些日子还是有些懈怠了……若是能在飞贼偷走银子之前,将命源收集就好了。现在凭空少了些,虽然不多,但蚊子腿也是肉啊。亲自守着丹炉,望着丹炉顶端冒出来的那一缕青烟,孙老道突然想到,假如有朝一日,他去到国库……给国库里的银子们都加持上长生法术……那画面太美,光是想象,他都有点不敢呼吸,怕自己一口浊气吹散了脑海中的画面。一声咳嗽,将他从梦中惊醒,不由得,他有些生气。不过看了来人之后,他还是强制自己露出个微笑。阳山县的老虎,不可轻慢……他道:“齐队长,怎么有空来我这丹房啊。”几乎所有人都喊齐担山叫虎爷,可他孙老道偏偏要称呼他的职位。这种称呼,让孙老道有一种自己也身为官府中人的感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