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最怕的不是……成你
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与疲惫后的补偿机制,让这个清晨显得格外不真实。
沈默睁开眼,天光已经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上投下一道刺目的亮线。
他有多久没有一觉睡到天亮了?
三个月,或许更久。
自从他能“听见”那些残留的情绪与记忆,深度睡眠就成了一种奢望。
然而,让他心悸的并非这久违的安宁,而是那个梦。
梦境的清晰度堪比最高规格的影像资料。
他看见“自己”站在冰冷的不锈钢解剖台前,身上是纤尘不染的白大褂,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神情专注而冷静。
那双手,骨节分明,动作精准得如同机器,正在处理一具浮肿变形、来历不明的尸体。
梦中的他,没有常人面对**尸骸时的任何生理不适,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他一边解剖,一边用一种毫无起伏的语调记录着“死者心包积液,呈暗红色,初步判断为锐器穿刺导致的心脏破裂,但体表无明显创口,疑似……”
醒来后,沈默几乎是凭借本能抓过床头的笔记本和笔,想要记下这诡异的梦。
可当笔尖落在纸上,写下“心包积液”四个字时,他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这字迹……工整、冷峻,带着一种绝对的理性与克制。
和他梦里那个“自己”在记录本上写下的字迹,一模一样。
他呆呆地盯着纸上那行字,又看了看自己因为长期握笔而略显粗糙的手指,心中竟升起一丝荒谬到极致的羡慕。
如果……如果真的有另一个“我”,能代替自己去面对那些污秽、痛苦与疯狂,能永远保持冷静,永远不会被那些“残响”所侵蚀,那该有多好……
这个念头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在他心湖中激起万丈波澜。
就在这一刹那,坐在他对面沙发上,整夜未眠的苏晚萤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松懈。
她二话不说,从怀中取出一枚仅有巴掌大的铜镜残片,决绝地拍在桌上。
清晨的阳光斜斜照在镜面上,折射出一片朦胧的光晕。
镜中,两个模糊的人影交叠在一起一个僵立不动,轮廓正是沈默;而另一个,正从他身后缓缓伸出手,仿佛要将他彻底覆盖、吞噬。
“它不是只想取代你,”苏晚萤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如针,“它是想成为你内心深处渴望成为的样子——一个不用感受痛苦,不必纠结于抉择,永远绝对理性的怪物。”
沈默猛地惊醒,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他“砰”地一声合上笔记本,指节因为用力而攥得发白,发出咯咯的轻响。
没过多久,周工也来了。
他风尘仆仆,神情凝重,手里拿着一个用火漆密封的牛皮纸信封。
他将信封推到沈默面前,里面除了一封泛黄的信笺,还有一张空白的符纸。
“师门有训当影欲代形,勿斩其影,先问己心是否已愿退场。”周工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带着岁月的厚重感,“那个东西的力量,源于你自身的动摇。你若有一丝一毫想要放手的念头,它就能借力成真,彻底占据你的躯壳。”
沈默沉默地看着那张符纸,良久,他拿起它,毫不犹豫地贴在了自己左胸,心脏的位置。
他闭上眼睛,将全部感知沉浸下去。
刹那间,无数个声音在他耳边炸开,那些声音温柔、体贴,充满了诱惑。
“你可以休息了……”
“这一切太苦了,交给我来继续……”
“你真的太累了,睡一觉吧,睡一觉就好了……”
这些话语像最溫柔的摇篮曲,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柔软、最疲惫的角落。
他几乎就要动容,那紧绷了数月的神经差一点就要彻底松懈下来。
就在意识即将沉沦的最后一刻,他猛地一咬舌尖,剧烈的刺痛与满口的血腥味瞬间将他从那溫柔的陷阱中拽了出来。
清醒过来的沈默,眼中再无一丝犹豫。
两天后,一场由阿彩精心策划的“认知反噬”实验在全市范围内悄然展开。
城市的大街小巷,电线杆与公告栏上,都贴上了一份寻人启事。
照片用的是沈默的证件照,但上面的名字却赫然写着“张默”,职业是“城南中学化学教师”,失踪原因则是“因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于日前离家出走”。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开始流传“市局法医沈医生疑似精神崩溃”的谣言,甚至附上了一张伪造得足以乱真的精神疾病诊断病历截图。
舆论开始发酵,而团队的所有人都在等待。
他们赌的,是那个“完美理性”的投影,绝不可能容忍自己被定义为一个“失败者”。
果然,第三天凌晨的监控录像中,一个与沈默一模一样的人影出现在了一张寻人启事前。
它静静地站了很久,然后突然伸出手,动作狂暴地将那张印着“张默”的海报撕得粉碎。
那动作里,充满了被羞辱的愤怒与不甘——一个中学教师?
精神压力过大?
这简直是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