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威尼斯的交锋
布拉格地下实验室中那令人窒息的对峙,最终以一种近乎超现实的方式化解了。宗座遗产管理局的局长,那位以钢铁意志和深不可测的城府著称的老人,缓缓将那个足以抹平一切的自毁装置放在冰冷的合金地板上。那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在寂静无声的实验室里却如同惊雷。这不仅仅是武器的放下,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屈服,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的开启。叶舟看到局长眼中复杂的情绪——不甘、释然、警惕,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对未知未来的敬畏。曾经势同水火的双方,因对那超越理解的“网络”的共同敬畏和对其潜在危险的共同认知而暂时团结。但这种联盟脆弱得像威尼斯的琉璃,建立在流沙之上,无人知晓下一次考验来临之时,它是否还能存续。
一周的时间在一种奇异的氛围中流逝。叶舟、诺瓦克教授、艾莉丝、皮拉尔侦探以及科瓦奇博士,现在置身于宗座遗产管理局提供的一处高度机密的设施中。这里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座现代化的修道院,融合了最尖端的科技与厚重的历史感,位于罗马城地下深处,据说就在某处古罗马遗迹的下方。资源不再匮乏,他们拥有了之前难以想象的计算能力、历史文献访问权限和分析工具。瓦西里娃特工成为了他们与宗座遗产管理局新领导层之间的正式联络人,她的专业和冷静稍稍缓解了团队的不安。
然而,网络的完全激活,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的连锁反应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监测屏幕上的报告令人心惊肉跳开罗上空出现了持续三分钟的海市蜃楼,显示的却是从未存在过的远古丛林;东京市中心数百人同时经历了一段相同的、细节清晰的“未来记忆”,内容是关于一场并未发生的流星雨;北欧一个小镇的物理常数发生了微小但可测量的偏移,导致当地的水以奇怪的方式凝结又融化……这些事件不再是孤立的异常,它们正编织成一张越来越清晰的全球性网络。
“看这里,”叶舟的声音带着疲惫与兴奋交织的沙哑,他指着中央主屏幕上不断更新的全球监测图。能量波动的地点像星辰一样闪烁,却又被无形的线连接起来。“这些事件不是随机的。它们形成一种模式,一种数学序列……但极其复杂。”
诺瓦克教授凑近屏幕,鼻尖几乎要碰到玻璃,他调整着眼镜,手指在辅助控制板上飞快地操作,进行着滤波和模式识别算法。“上帝啊……”他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看起来像是质数序列。但不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线性序列。这是……高维度的、拓扑结构下的质数分布!这怎么可能?网络在用数学语言……说话?”
艾莉丝从她的安全监控岗位转过头,眉头紧锁。即使在这个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她依然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戒。“‘看守者’中的那些极端派系呢?他们真的能接受这种……合作吗?”她的目光投向瓦西里娃。
瓦西里娃的特工面容一如既往地严肃,她放下手中的加密通讯器。“不完全接受。局长的新政策遇到了巨大阻力。许多成员,在经过……劝导和情况简报后,选择了服从并尝试理解。但有一个派系,由前行动指挥官卡尔·海因里希领导,在交接期间消失了。他们带走了相当数量的尖端装备、研究资料,以及……关于网络‘控制论’的原始研究数据。”
皮拉尔侦探靠在一张桌子上,双臂交叉,点了点头,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远方的阴谋。“而我们收到的线报显示,‘牧羊人’组织中那个崇拜‘纯粹秩序’的极端分支,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化整为零,潜入地下。各方情报碎片拼凑起来,我们相信他们联合了。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危险的组织。他们自称——‘秩序之盾’。”
“秩序之盾”?叶舟感到心脏猛地一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这个名字他见过!在索科尔那些散乱、加密的笔记中,潦草地提及过这个名称,与宗教裁判所最黑暗的时期、与某些试图“净化”世界却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秘密社团联系在一起。历史似乎正在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循环。
他们的讨论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断。科瓦奇博士几乎是撞开了控制室的门冲了进来,脸色苍白,手里抓着一块平板电脑,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你们……你们需要看这个。现在!威尼斯……出事了!”
团队瞬间聚集到主监控站。巨大的屏幕上,高清卫星图像显示着水城威尼斯的全景。而在它的上空,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能量漩涡赫然在目!它与他们在布拉格遭遇的漩涡相似,但规模大了何止十倍,结构也更加复杂、稳定,不再是狂暴的能量宣泄,而更像是一个……精心构造的装置。漩涡中心闪烁着难以名状的色彩,其下的威尼斯仿佛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活着的万花筒之下。
“圣马可广场,”诺瓦克教授惊异地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屏幕,仿佛想触摸那虚幻的景象,“但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是那里?”
瓦西里娃已经坐在控制台前,飞快地调取着数据分析。“能量特征与网络完全同源,确认无疑。但是……它的调制方式不同。频率更稳定,谐波更复杂。它被……引导了。被控制了。”她抬起头,眼神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