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洋商会
市公安局情报分析中心,深夜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错综复杂的关联图谱不断生成、放大、又重组,勾勒出肉眼难以捕捉的隐秘联系。空气里弥漫着主机低沉的嗡鸣、键盘急促的敲击声,以及一种无声却极度紧绷的专注感。自从“邪影”专案组成立并提升侦查权限后,这里就成了整个案件的信息处理核心。
张九黎支队长站在主控台前,双眼布满血丝,却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屏幕中央那幅以风水协会副会长赵启明为原点,不断向外辐射延伸的人际与资金关系网络图。几名核心情报分析员围在一旁,随时汇报最新发现。
“张队,”一名年轻的情报技术员转过头,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难掩兴奋,“我们对赵启明近三年的通讯记录、出行轨迹、以及其名下及关联公司所有公开和部分深度挖掘出的非公开资金流水进行了交叉碰撞和模式分析,发现了一个高频出现的交叉点——”
他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复杂的图谱迅速淡去,聚焦到几个被高亮标注的节点上“一家名为‘南洋商贸文化交流协会’的境外非政府组织。”
“南洋?”张九黎听到这个词,神经立刻绷紧,“具体说!”
技术员放大该组织的注册信息页面“该协会注册地不在国内,而是在东南亚‘暹罗’(泰国)的首都曼谷。注册性质为‘非营利性文化教育与商业交流组织’。公开宣称的宗旨是‘促进东南亚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传统文化研究、民间艺术交流与绿色商贸合作’。”
页面信息看起来光鲜且正规,甚至还有与东南亚某些地方政府合办“文化节”的新闻图片。
“表面看,像是个普通的友好交流团体。”另一名经验更丰富的情报老刑警接口道,他调出了另一份内部追踪报告,“但我们交叉比对了其公开活动记录、主要成员入境记录与赵启明的行程轨迹后,发现了高度同步性和隐蔽关联。”
屏幕上开始并列展示时间轴图表
“近两年来,该协会共计有七批次、至少十五名以‘学者’、‘文化顾问’、‘商务代表’身份的人员,通过旅游、商务签证渠道入境我国,主要目的地均为滨海市。”
“而这七次入境记录的时间,与赵启明以风水协会名义组织的‘南洋风水术数考察’、‘中外民俗文化研讨会’及‘招商引资洽谈会’等活动,存在高度重叠!”
“更值得注意的是,”老刑警语气加重,调出几张经过图像增强处理的监控截图,“我们比对了机场、酒店及部分高端餐饮场所的监控,发现赵启明至少在三场不同活动中,与一名该协会的‘高级文化顾问’——名为‘颂恩·乍仑蓬’的暹罗籍男子——有过私下会面。会面地点均不在正式活动日程内,且选择在私密性极高的茶室包间或私人会所进行,时间通常持续两到三小时。”
截图有些模糊,但能辨认出赵启明与一名穿着东南亚风格印花衬衫、肤色较深、面容精瘦的中年男子握手、交谈的画面。两人的表情都显得轻松而熟络,绝非初次见面的客套。
“这个颂恩的背景查了吗?”张九黎立刻追问。
“查了,但能公开查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技术员回答,“表面上看,他是曼谷某私立大学的‘兼职民俗学研究员’,发表过几篇关于东南亚巫术信仰的论文。但我们通过国际刑警渠道的初步非正式查询反馈,此人在其国内与某些背景复杂的‘文化基金会’及贸易公司往来密切,其学术背景的真实性也有待核实。”
此时,另一名负责资金流分析的情报人员加入了汇报“张队,关于资金方面,我们有更重要的发现。”她切换屏幕,显示出一系列复杂的资金流向图。
“我们追踪了赵启明及其关联公司的一些异常资金流动。发现过去几年,有几笔总额不小的、名目为‘咨询费’、‘项目合作保证金’的资金,从赵启明暗中控制的空壳公司流出,最终通过多个离岸账户的复杂中转,汇入了这家‘南洋商贸文化交流协会’指定的一個位于暹罗的银行账户!”
她指向图中几个关键节点“而几乎就在资金到账后的短期内,该协会就会有人员以文化交流名义入境滨海市。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宏宇大厦项目启动前期、以及‘光影设计’工作室获得分包合同前后,均有类似尺度的资金从赵启明方面流向该协会。”
资金流向、人员往来、时间节点……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磁针,最终都指向了这个注册于海外的“南洋商贸文化交流协会”!
“还有这个,”老刑警又调出一份刚解密的分析报告,语气凝重,“我们利用特殊技术手段,对赵启明常用的一部加密通讯设备进行了有限度的信号捕获与模式分析。发现他与一个注册地在暹罗的号码存在极其频繁的、非正常时段的通讯联系。经核实,该号码的注册人,正是这个颂恩·乍仑蓬!”
高频的隐秘通讯、异常的资金输送、在敏感时间节点的人员互动——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文化交流协会该有的范畴!
张九黎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双手撑在控制台上,身体前倾,目光死死锁定屏幕上那个协会的g——一个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