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汪汪汪
“又是京城镇国公府来的人?”
刘驿丞极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却被耳力超好的主仆二人听到。
陆沉想到母亲曾说,那个名叫常胜的护卫,因为丢了银子在这处驿站打过杂。
王伯也是几次来这里邮递信件。
于是便问。
“这位驿官可是识得其他来自镇国公府的人,比如常胜、王武。”
刘驿丞一听这话顿时就来了精神。
咋能不认识呢,他俩都陪自己唠过嗑呢!
尤其是老王头,更是多有往来,关系好得就跟老伙伴一样。
但他还是戒备的看着陆沉和平安。
“两位与他们是敌是友?”
“我主子是镇国公府里的三少爷,他俩自然是我家少爷的下属,哪有是敌是友一说?”
平安出面帮自家主子解释道。
若事事都让自家主子亲力亲为,还要他这个长随做甚?
“平安,你别着急,这会已经到了清水县,不差这一时片刻。“
陆沉教育完平安,又对刘驿丞拱手行礼。
“这位驿官,我与王武常胜他俩自然是友非敌。
若不是他们从您这邮递信件寄往京城,我们怎会知晓他们所住的地址。
这会时辰也不早了,我们还急着赶去东城区的青云巷。
只是我们初来乍到,不知道城内区域分布,这位驿官可否为我们指个明路?”
刘驿丞很快就想明白过来,原来眼前这位是老王头的主家啊!
那可不就是京城镇国公府里的贵人,岂是他一个小小的驿丞敢得罪的。
再说仅凭他和老王头的关系,怎么也得帮上一把才行。
这样想着,他态度更加恭敬,笑着拱手。
“原来是镇国公府的三少爷,下官多有冒犯,还望勿怪。”
刘驿丞见他二人风尘仆仆,话锋一转赶紧说道。
“下官对城内区域自然熟悉,只可惜这时不能擅离职守带两位入城。
不过,您二位也不必担心。
此时驿站内就有两个曾经给老王他们送过书信的邮差,下官这就让他俩带着您二位前去。”
陆沉和平安闻听此言皆是一喜,这驿站还真没白停留。
不一会儿,两个去过柳宅送信的邮差便被刘驿丞唤了过来。
两人向陆沉和平安见礼后,便骑着马带着他们往清水县城内走去。
一路上,陆沉与邮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试图多了解一些关于清水县的情况。
“这清水县平日里也不关闭城门吗?”
陆沉问道。
其中一个邮差很细致的回答道。
“平日里自然要关闭城门,城内也有固定的宵禁时辰。
只是今日是元宵佳节,县衙特许不施行宵禁。
为了方便城外的百姓们进城观赏花灯展,城门也不会关闭。
如同白日那般,会有守城司的官兵守护。”
陆沉微微颔首,如此看来,这清水县的治安并非他所猜想的那般糟糕。
在两名邮差的带领下,陆沉和平安顺利的进了城。
因着元宵节的缘故,守城兵士没收取他俩入城费。
......
花灯展在西大街举办。
另外三个城区的想看花灯展的众多人,自然也像王伯他们一样,拖家带口的去了西大街。
不止县城内的人,周边的村落也有不少人带着家中孩童,进城去往西大街。
如此一来,县衙的差役,守城司的人都调集大量人手去了西大街维护街道治安。
以免有人趁机闹事,造成踩踏事件。
要说西大街的商户们为何会这般积极踊跃,出钱出力的举办这个花灯展?
那自然就是商人的本质在作祟啊!
万变不离其宗———为名为利。
花灯展如此大规模的人流聚集,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商机。
商户们纷纷推出特色商品和优惠活动,以期吸引更多顾客。
有的小吃店特意准备了新奇美味的点心。
有的杂货店摆出了精美的手工艺品,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观赏;
还有的成衣铺子打出了限时折扣的招牌,借机销售过年前的存货。
商户们提前扩大了自家店面,给店里增加了人手,每家生意皆是红火。
越是靠近花灯展的生意越是火爆,店内人头攒动。
不论是花银子消费的,或是纯粹去看花灯展的,亦或者是维护治安的。
总之感受夜生活的人们这会都去了西大街。
东大街这边自然就陷入了冷冷清清的状态。
大街上挂着的橘黄色的灯笼依旧亮着,在屋檐下随风飘动。
只可惜没了人气的大街上,尽显萧条。
这也就罢了,随着人潮的回归、天亮的到来,这里很快就会鲜活起来。
众所周知,世事总是风云变幻。
如果不出意外,意外马上就来。
一群不干人事的蒙面黑衣人趁着这个空档,借着夜色的掩盖,来到了他们窥视好些天的青云巷五号。
来人约么二三十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