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回头无岸 > 第40章:挑战与应对

第40章:挑战与应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蓝溪工作室”的口碑在特定圈层中悄然流传,如同静水深流,其力量却不容小觑。它吸引来了真正欣赏其价值的客户,也无可避免地引起了同行的侧目。最初的注意或许是好奇与观察,但当这个“异类”开始真切地分走一杯羹,甚至其倡导的“不推销、重专业”的模式隐隐成为一种道德标杆,反衬出某些机构的急功近利时,注意便逐渐异化为敌意,最终演变成一场不见硝烟却处处杀机的围剿。

最初的信号,细微得几乎让人忽略。在某知名生活分享平台上,一个关于“如何选择靠谱皮肤管理工作室”的热门帖子下,开始零星出现一些看似“中立”的评论

“听说‘蓝溪’那边用的东西有点猛,效果快是快,就是不知道长期会不会敏感。”

“价格死贵,做完也就那样,感觉性价比不高,姐妹们多比较一下。”

“朋友去过,说顾问一直冷着脸,好像欠她钱似的,体验感不好。”

这些评论没有确凿的证据,没有具体的案例,甚至发言账号都是新注册或毫无历史内容的“三无”号。它们像几滴浑浊的油污,悄无声息地滴入清澈的水面,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甚至会被更多真诚的推荐所淹没。蓝溪偶尔看到,心头会掠过一丝不快,但忙于日常运营和团队管理的她,选择了暂时忽略,认为清者自清。

然而,她低估了恶意竞争的规模与系统性。油污并非零星滴落,而是开始有组织地泼洒。

几天之内,情况急转直下。多个本地生活类app、美容论坛甚至社交媒体上,几乎同时涌现出一批内容相似的负面评价。它们不再满足于模糊的指责,而是编造出看似详尽的“经历”

有“顾客”晒出脸部红肿的照片,声称在蓝溪工作室做完护理后严重过敏,“疑似使用了违禁成分产品”;有“前员工”匿名爆料,揭露工作室“使用山寨仪器和分装大桶货,利润高得吓人”;更有甚者,直接矛头直指蓝溪本人,说她“在韩国学的不过是皮毛,包装成大师回来骗钱”……

文字配上精心挑选的、极具冲击力的图片,在算法的推波助澜下,开始获得点击和传播。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而情绪化的,人们往往记住第一个闯入视野的惊悚故事,而非后续枯燥的澄清。一些不明真相的新客户开始犹豫,预约咨询电话的数量出现了明显下滑。甚至连几位老客户也私下发来微信,小心翼翼地问“蓝溪,最近网上那些说法……没事吧?”

工作室里的气氛第一次变得凝重。小悠和安安操作时更加沉默,眼神里带着委屈和愤懑。她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工作室对产品和安全的严苛要求,那些污蔑之词如同尖刀,刺伤的是她们日夜坚守的信仰。

蓝溪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手指颤抖地滚动着屏幕上的恶评。愤怒、委屈、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如同冰水混合物,浇遍全身。她苦心经营的一切,她视若生命的信誉,正在被一群看不见的对手用最卑劣的手段肆意践踏。每一句谣言都让她胃部痉挛,一种想要嘶吼、想要立刻在网上与对方对质的冲动几乎要冲破理智。

线上的攻击只是明枪,线下的暗箭则更为凶险。

一天下午,一位衣着时髦、言辞犀利的女士前来咨询高端抗衰项目。安安负责接待。对方问题极多,且异常专业,细致到仪器的厂家编号、核心技术的专利证书号、产品的批次和报关单细节。安安依循培训所学,耐心解答,但对方的态度始终带着一种审问和质疑的意味,并用手机悄悄录音,在被安安礼貌制止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声称工作室“心里有鬼才怕录音”,最后摔门而去,留下委屈得眼圈发红的安安。

没过几天,又一位“客户”在享受护理时,看似无意地不断套话。“你们老板真厉害,这些技术是跟韩国哪个机构学的啊?”“你们产品的进货渠道能保证吗?有没有可能被中间商掉包啊?”“听说最近好多工作室都偷偷用‘水货’,成本能降一半呢,你们肯定不用的吧?”问题刁钻,句句埋坑。幸好小悠牢记蓝溪“只做事,不多言”的沟通原则,全程保持礼貌而克制的微笑,用标准话术应对,让对方一无所获。

这些异常情况被汇总到蓝溪这里。她立刻意识到,这绝非普通顾客,而是有备而来的“商业间谍”,目的或是窃取核心情报,或是故意制造事端,收集所谓“黑料”。

愤怒过后,深深的寒意袭来。她意识到,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围攻。对手躲在暗处,手段卑劣且层出不穷。她感到一种独木难支的无助。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她擅长的是在无菌室里创造美好,而非在舆论的泥沼中与人搏杀。

在那个几乎被负面情绪淹没的夜晚,蓝溪拨通了张涛的电话。此时的他,已结束海外任期,回国进入公安系统,经手了不少经济案件,对商业环境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没有哭诉,只是尽量平静地陈述了发生的事情,但声音里的疲惫与颤抖无法掩饰。

张涛静静地听完,没有立刻安慰,而是冷静地抛出了几个问题“他们的行为,哪些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诽谤或商业诋毁?证据链是否完整?直接起诉的成本(时间、金钱、精力)与潜在收益如何?你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