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二战当文豪 > 第1章 黄金年代

第1章 黄金年代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40年,纽约市。

清晨的雾霭飘拂在街道上,黎明的寒冷让巷子中盖着报纸睡觉的流浪汉不由瑟缩起身子。

街上为了补贴家用而出来打零工的报童,扯着嗓子叫卖着《纽约时报》,头条标题上赫赫几个大字——欧洲战事全面升级。一辆辆轿车驶过,轮胎碾过湿漉漉的路面,溅起污臭的水花,报童对着轿车背影破口大骂。

稚嫩的叫卖声和汽车轰鸣传进卧室。

同时刺进耳朵的,还有楼上传来的婴儿啼哭声。

恩尼在床上蛄蛹了几下,终于放弃了赖床。

谁让廉价的临街公寓,除了遮风挡雨外,挡不住任何别的东西呢?

睡眼朦胧的恩尼起床,走到床边推开窗户,从公寓五层的窗口俯视曼哈顿下东区一片萧条的街道。

然后,在夹杂着轿车尾气和工厂废气的晨风中,顿然清醒过来……

唉!不是梦,真穿了!

恩尼幽幽叹了声气,有些怀念前世还是“李恩”的日子。

虽然穷是穷了点,一个臭写网文的自由职业者,但好歹国泰民安、吃喝不愁,奶茶拼好饭管饱。

只是,话又说回来,他也没想到能穿到这里啊……

现在是他穿来后的两周多,5月15日。距离德军入侵波兰,已经过去了8个月。

而就在5月10日的上周,德军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闪电战,派出了10个机械化师,更是让欧洲战场态势全面升级。

虽然现在美国还没有参战,但每个报社、广播节目,都在时刻报道战场的最新动向。

战争的乌云,已然笼罩住整个世界。

只不过,相比起战争带来的阴霾和恐惧,眼下摆在美国人民眼前最现实的事情,还是“生计”。

毕竟,十年前的大萧条带来的影响,到现在都还没消失。

纽约街头永远都能见到一堆挂着牌子找工作的父亲、丈夫、儿子。“胡佛”这个名字,也依旧是臭名昭著。

而恩尼家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

他的父亲乔治·里瑟,几年前被钢厂裁员,整整失业半年,才依靠着有膀子力气,在喜互惠连锁超市公司,重新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

只不过周薪从原本的42.46美元,降到了一周只有28美元左右,让他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原本在曼哈顿上西区的三居室电梯公寓,重新寻找住所。

好在他的母亲玛丽·里瑟,是一个很能干的女人。

在走遍了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公寓后,找到了一间算得上物美价廉的两居室无电梯公寓,才不至于让一家四口人在纽约的街头风餐露宿。

哦,对了。

恩尼还有一个妹妹,叫做“米希·里瑟”,现年十四岁,在曼哈顿一所公立学校上学。虽然学费免费,但学杂费加上伙食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恩尼……或者说原身,在16岁高中毕业后,就直接辍学去打工了。跟着父亲乔治一起,在喜互惠超市当兼职搬运工,周薪只有可怜的12美元,但好歹也能贴补家用。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两周多前,原身不幸在搬运过程中,被一堆货物砸倒、掩埋,受了重伤……于是,李恩就这么水灵灵的来到了这里。

而这段时间,由于右手被货物给砸骨裂,所以恩尼一直没有工作,都在家里休息。

也是借着这段时间,恩尼在家里思考了很多。

老话说的好,来都来了~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生存、赚钱!

而在细思之下,恩尼也对未来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要说发展科技、把握时代机遇创业什么的,他肯定搞不定。

但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职业写手,搞文抄他擅长啊!

何况,40年代是美国文学的黄金年代,无论是战争文学、非虚构文学、现代主义文学,还是科幻、侦探、奇幻、哥特这些类型文学,全都是**点钟的太阳,文坛可谓是蓝海一片。加上这个年代还没有短视频、短剧这些东西抢占市场。

当一个作家,简直是最好的选择!

要知道海明威可是靠着每天500字的咸鱼写作,就成为了一个买得起私人游艇的富豪。

最重要的是,1933年元首为了巩固纳翠的意识形态,在柏林贝贝尔广场大肆焚毁所谓的“**”之后。

各国民众对“图书”的需求,就到达了一种高峰。

因为,他们需要从图书中汲取到精神力量,来对抗那疯狂、极端的思想。

简而言之一句话,只要能写出好作品,在这个阅读需求极高的年代,就不愁没有销路!

至于第一部作品,恩尼也有了想法——那就是写短篇。

毕竟写起来轻松,写作周期短,很快就能拿到稿费。

搬运工什么的……他可不想再干了。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只是,要写什么类型的短篇呢……

“恩尼,你在发什么呆?”

“到吃早餐的时间了。”

恩尼还没想明白,思绪就被他的妹妹米希打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