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城门一诺
赵牧刚到城门口,便立即朝一名守卒询问道:“闻大哥可曾到了?”那名守卒忙道:“已经去请大夫了,最多盏茶时间就能回来。”赵牧松了口气,林东的伤势虽然很重,但盏茶时间还是能够坚持的。“王大哥,林东的血止住了吗?”赵牧扭头看向王武,询问起来。王武摇摇头道:“除非有金疮药,否则很难止住。”赵牧前世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金疮药三个字,金疮药具体是什么成分他并不清楚,不过向来那些武林高手受了刀枪剑伤第一时间都会涂抹金疮药。“我知道了。”赵牧点点头,既然王武说出金疮药三个字,那就说明金疮药是存在的。而不像他前世那般,虽然一直听说金疮药的大名,却很少有人见过金疮药。赵牧迟疑片刻,问道:“兄台,可否让我们将人带进去,也好让大夫好好诊治一番?”守门的士卒愣了片刻,问道:“你可以进,但是他们得出示牙牌。”赵牧拿出一锭银子,往那名士卒手里塞道:“可否通融一下?”他刚才情急之下将这次卖鱼、卖豆腐的银子都交给了闻志,身上只带着一些碎银子。看到赵牧的银子,那名士卒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下意识的看向城门里面。赵牧顺势看去,发现城门口那里一名门侯正在悠闲的喝着小酒。太平县一共有四位门侯,负责看守太平县的四座城门。但为了防止有人串通,他们每日看守的城门并不固定。赵牧之前见过的那位李姓门侯,并不在此处。前面那个喝酒的门侯赵牧先前也曾见过,知道此人曾与闻志闹过矛盾。而且,此人也正是闻志被罢免后,用来顶替闻志的那名门侯。若是换成其他门侯,或许还有的商量。但有此人在,只怕赵牧很难将林东推进城寻找大夫。这也是为什么,赵牧先前让闻志先一步赶路的原因。他怕的,就是这一幕。幸好闻志没让他多等,盏茶的时间尚未到,闻志就火急火燎的拖了一个大夫过来。正在喝酒的门侯看到这一幕,虽然眉头微微皱了皱,却也没说什么。他虽然跟闻志不对付,但只要闻志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他也抓不住闻志的把柄。既然如此,他还不如落个清闲。可若是他当真把闻志惹怒了,他绝对挨不住闻志的拳头。闻志身上的那些血,就是最好的证据!看到闻志带着大夫过来,赵牧也松了口气。“大夫,就是我这位兄弟受了伤,你赶紧给他看看。”闻志拉着大夫,直接带到林东面前。此时,林东趴在板车上,脸上几乎已经没有任何血色。仅仅只是打量一眼,那名大夫便大惊失色道:“怎会受如此重的伤?”赵牧抱拳道:“我们在路上遇到贼人,这位兄弟是为了救我才受了伤,还望先生抓紧救治。”他并没有说银子的事情,这点闻志早就跟对方谈过。而且看这人的面相,也并非那种贪财之人。若是贸然提起银子,说不定还会引来对方的反感。但若是这人想要银子,那他也不怕,反正已经到了城门口,银子不够只管找秦简去借便可。在他心中,就算再多的银子也没有一条人命值钱。那名大夫并未多说,只是立即开始为林东处理伤势。他先是掏出一粒药丸塞到林东的嘴里压到舌下,随后又拿出一些药粉撒到林东的伤口处。随着药粉涂抹完毕,昏迷中的林东忍不住发出一道轻微的吃痛声。赵牧马上再次担心起来,但那位大夫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继续为林东处理伤口。等到处理完毕,这名大夫的额头上也浮现出许多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神色却逐渐变的轻松起来,用涂抹着药膏的麻布为林东包扎好,这名大夫抱抱拳道:“幸不辱命,只要熬过去三天,这位壮士便会无碍了。”赵牧听懂了他的意思,这位大夫已经竭尽他的所能。但林东究竟能不能熬过来,还要看他能不能挺过这三天。换句话说,就是这三天都是危险期,而过去了这三天的危险期后面只需要慢慢调养便可以。“好!多谢大夫!”赵牧同样抱拳道:“只是这三天中,我这位兄弟要不要喝药?”大夫点头道:“这是自然,稍等我给你们写张药方,你们只管按方抓药便可。”说着,他便毫无顾忌的直接掏出纸笔垫在板车旁写了起来。写完后,他吹了吹墨道:“回去以后用三碗水煮成一碗水,每日两次。”赵牧感激的看着对方,掏出仅有的碎银子递给对方道:“多谢大夫救命之恩!”然而,那大夫却瞥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道:“来的路上那位闻兄弟已经给过我银子,你又给我银子莫非是觉得老夫贪图钱财?”赵牧愣了一下,这才确定这位大夫乃是真正的医者。他急忙解释道:“是在下无礼,还望先生见谅,只是这些银子还望先生收下,让晚辈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