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一十三章 这是要断咱们的根
突然间刘启又冷不丁扔出一句。
“商人为什么不把货留在江南,非要千里迢迢运去北境买卖?”
苏勋缓了片刻,开口。
“等价本来就不一样啊,北境能卖个好价钱吧,中间还能赚上一笔。”
“既然觉得直接用金银多安稳,又为何罩着风险硬要用纸换?”
猝不及防的问题让苏勋愣神,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要是带着金银跑,太显眼也太重了。半路被劫那才是真的亏。”
本来只是平常的疑惑,突然之间他背后都被冷汗浸湿了。
这一瞬间仿佛抓住了某种本质。
刘启缓缓道“如今的纸币,但凡是我发布的。”
“不管到了哪个钱庄,通通都能换回金银。”
“又轻松携带,不费时省心,那帮惯算计的商人你说还会选金银?”
刘启语气像有一种摄魂的魔力。
苏勋跟着思路越陷越深,开始疑虑却不知何时已不再怀疑。
慢慢地,苏勋忽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其实他已明了,那答案像日头一样刺目。
此刻望着刘启,早先一丝戒心早被敬畏替代。
这位主子,莫不是天外来人?
随便一句话,都透着别人一辈子也见不着的远见和胆魄。
“微臣已然明白。”他嘶哑应道,双膝跪下,额头贴地。
“微臣必竭尽所能,即便豁出命去,也一定将新货币之事办妥!”
等苏勋脚步渐远,刘启嘴角浮现出说不清深意的笑意。
很清楚,说服足够聪明的“财政使者”,最终只是一步。
实际上他说给苏勋听的那些内容,不过是全部图景里露出的一个小角罢了。
他真正谋划的远不止一种崭新的纸币体系。
更要建一整套属于未来的银行、铺上股票、期货、各种金融游戏。
手中那些现代金融工具,看似虚无,却能改变整个时代的权力倾斜。
就要如同一口巨大的抽水机,将世界财富涓滴引向自家囊中。
苏勋领命的瞬间,整个京城的官僚体系仿佛被注入了灵魂。
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作起来。
从户部到工部,再到锦衣卫那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所有的力量都被拧成了一股绳。
大晋一钱庄的选址最终敲定。
就在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正是前朝首辅苏勋的那座老宅。
那处被抄没后便一直空置的老宅。
地段绝佳,面积阔朗,正好派上了用场,气派非凡。
刘启更是亲自动笔,饱蘸浓墨写下了“大晋第一钱庄”这七个大字。
笔锋里那股不容置疑的霸道几乎要破纸而出。
仿佛这七个字本身就带着慑人的魔力。
招牌挂上去那天,整条朱雀大街都被引爆了。
过往的行商百姓几乎全都围了上来。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位权势滔天的镇国武成王,又要搅动风云了。
与此同时,一种名为“龙元”的纸币。
也开始借由各种渠道,在市面上悄然铺开。
龙元的设计之精美,彻底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想象力。
纸张是神机营特制的棉麻混合料。
不仅坚韧耐磨,更有独一无二的水印暗纹。
纸币正面是刘启那张极具辨识度的面孔。
背后衬着万里长城与奔腾的黄河。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持此龙元,可于大晋境内任意钱庄兑换等额黄金。”
以及另一句更为霸道的话,“见此龙元,如见本王。”
背面图案是繁复的几何纹路与神机营的血龙图腾。
每个细节都透出一种无法仿造的精致。
龙元甫一问世,最先感受到威胁的并非普通百姓。
而是京城里盘踞了数百年的那些老牌钱庄。
京城钱庄商会,一个由十几家顶尖钱庄构成的利益共同体。
这股势力几乎垄断了整个北方的金融命脉。
市面上超过七成的金银流通都攥在他们手里。
每年单靠铸币、放贷和汇兑产生的利润,就足以称得上是富可敌国。
刘启现在要搞官方钱庄,还要自己印纸币。
这简直是在他们最肥的肉上动刀子。
这已经超出了利益冲突的范畴,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京城,钱氏钱庄的内堂里,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坐在首位的是钱庄商会的会长钱四海。
一个年过七旬,在金融场上翻云覆雨了五十年的老狐狸。
他手里正捏着一张崭新的一百元龙元大钞,一双浑浊的老眼里闪着冰冷的光芒。
“都说说看吧,这所谓的龙元,各位怎么看?”
钱四海的声音不高,却有种让人不敢违逆的威严。
在座的都是各家钱庄的大掌柜。
个顶个都是人精,此刻却一个个面色凝重,鸦雀无声。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次的对手是刘启,是那个连皇帝都敢踩在脚下的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