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三章 弃车保帅
“我要让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帝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吼!”整个大营都爆发出了一阵震天的嗜血咆哮。
而就在安西的战火重新燃起的时候。
遥远的京城,那座代表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太极殿里。
气氛也同样凝重到了极点。
刘据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底下兵部官员的汇报。
“启禀殿下,根据前线传回的最新军情。”
“安北、安东、安南三路大军已经全部集结完毕。”
“赵括将军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已经进入草原,预计十日之内便可与柔然叛军主力展开决战。”
“白起将军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也已经抵达辽东,对高句丽叛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苏勋将军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以及皇家海军,已经封锁了整个南方海岸线,将百越叛军死死困在了丛林里。”
“三位将军都已经向朝廷立下了军令状。”
“三个月之内,必定平定叛乱,提着叛军首领的头颅回京复命。”
兵部官员的汇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让朝堂上那些因为叛乱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文官们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们虽然不相信太子殿下那套所谓的“国力碾压”理论。
但他们相信赵括、白起、苏勋这三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帝国杀神。
只要有他们在,这场仗就输不了。
然而,刘据听完之后,脸上却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韩信呢,安西那边,怎么样了?”
兵部官员的额角渗出了细汗,连说话的声调都变了。
太极殿里才刚缓和的气氛,登时又紧绷起来。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随着兵部官员的吞吐悬在了半空。
“安西……安西那边的局势,万分危急。”
“韩信大将军麾下二十万主力,于怛罗斯河谷遭遇了阿巴斯亲率的八十万叛军。”
“双方血战了三日,我军已然损失惨重。”
那官员的每个字都说得极为艰难,仿佛在刀尖上行走。
大殿中文武百官的脸色,也跟着一寸寸地沉了下去。
怛罗斯,这个地名他们可一点都不陌生。
二十年前,正是在此地,韩信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大食帝国的五十万主力。
那场乾坤之战,直接将整个中亚纳入了大晋的版图。
谁能想到二十年过去,同样的地方,竟成了大晋军队的噩梦。
“损失惨重,是多惨重?”
刘据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可那份平静却比雷霆咆哮更令人心头发冷。
“韩信大将军的二十万精锐……如今仅余不足五万人,正被叛军死死围困在怛罗斯城内。”
“粮草断绝,弹药也已告罄,所有对外的联络都被叛军切断。”
“根据我们安插在叛军内部的探子传回的最后情报……”
“叛军正在赶制攻城器械,最多……不出十日,就会对怛罗斯城发起总攻。”
“到那时……城内五万将士,连同韩信大将军本人,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轰的一声。
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彻底炸开了锅。
韩信是谁?
那可是大晋的军神,是追随始皇帝陛下南征北战,为帝国打下半壁江山的无敌统帅。
二十万皇家陆军又是什么概念?
那是帝国最精锐的野战王牌,是横扫**、战无不胜的钢铁洪流。
现在,军神被困,王牌尽丧。
这远远不止是战败那么简单,这已经是足以动摇国本的惨败。
大晋立国三十二年,何曾吃过这样天大的亏。
“怎么会这样?韩信将军用兵如神,怎可能败得如此之惨?”
“八十万叛军,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么多人?”
“定是韩信轻敌了,他以为还是二十年前,结果吃了大亏。”
“糊涂啊,他怎能如此糊涂,这下把整个帝国都拖进了泥潭。”
朝堂之上,瞬间乱作一团。
质疑、指责、恐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那些方才还被太子雷霆手段吓得噤若寒蝉的文官们。
此刻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一个个捶胸顿足,义愤填膺。
好像他们比谁都心疼那些战死的士兵。
又好像这场败仗的责任全在韩信一人。
跟他们当初鼓吹仁政、逼得太子裁撤边军,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张柬之的脸色,也已是难看到了极点。
他虽说刚刚被太子殿下驳得颜面无存。
但他终究是军人出身,比谁都清楚眼下的局势有多么凶险。
韩信若是完了,那被困的五万将士也就完了。
安西的门户玉门关,将彻底暴露在八十万叛军的兵锋之下。
一旦玉门关失守,叛军的铁蹄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关中腹地。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帝国的北方,都将燃起熊熊战火,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殿下,必须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