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正规渠道的定价
谷永康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为啥禁止?因为国家制定的收购价格,与药材销售价之间,存在一个老大的差额。
这个差额是国家用于发展医疗事业、保障药品供应的必要积累。
如果有人绕开国家收购,私下高价交易,本质上就是侵吞了这部分国家积累的财富,这就是严重的‘投机倒把’行为!
一旦被发现,后果老严重,轻则没收、罚款,重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根红线,绝对不好碰!”
阳光明心中一凛,连忙点头“谢谢谷主任提醒!这个风险,我亲戚肯定不想沾,所以才想找正规渠道。
那……如果我亲戚把物事拿到你们济世堂这种正规的地方出售,是不是就完全合法合规,没有后顾之忧了?”
“原则上是的。”
谷永康微微颔首,“只要来源能讲得清爽,比如是家传的、祖上留下的,或者有合法获得的证明,我们按国家规定的等级和价格收购,开具正规票据,那就没问题。
不过……”
他话锋一转,“收购过程,我们也会进行必要的核实和登记,这是程序。”
“明白,该登记的肯定配合。”
阳光明表示理解,接着问道“那谷主任,你方便透露一下,现在国家对人参、牛黄、鹿茸、犀角这几样药材的收购价格,大概啥行情吗?也好让我亲戚心里有个底。”
谷永康没有立刻回答价格,而是先回答了阳光明问题中的另一个关键点“至于你问的犀角……”
他微微摇了摇头,“国内不产犀角,国家也没有正式进口这味药材的计划。
所以,犀角不在国家的‘统购统销’目录里厢,国家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收购价格。
据我所知,我们济世堂,乃至魔都其他国营中药房,也从来没有正式收购过犀角这味药材。”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声音压得更低了一些
“犀角,尤其是你提到的苏门答腊犀角,在传统中药里确实是非常珍稀的药材,药效独特。
它的交易……通常只存在于特定的、非常小范围的私下渠道。
价钿嘛,波动老厉害,主要看品质,更要看需求方是否急需。”
谷永康的目光透过镜片,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冷静
“如果确实是顶级的苏门答腊犀角片,品相完好,根我了解的一些……非公开信息。
私下交易的行情,大概在每克一百块到一百五十块人民币之间。
但这个只是参考,没有国家规定,不作数。
而且我要再次强调,这种交易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
阳光明的心脏不争气地加速跳动了几下。
每克一百到一百五!
这比他预想的还要高!
这意味着他手中那30克犀角片,潜在价值高达三千到四千五百元!
在这个学徒工月薪十几元、三级工月薪四五十元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而且,这东西不在统购目录,私下交易虽不鼓励,但性质与倒卖统购品不同,风险相对可控,借口“祖传”也容易搪塞过去。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继续虚心请教
“谢谢谷主任指点,你讲的,我都记下了。
那关于人参、鹿茸和牛黄的国家收购价,你方便讲讲吗?
也让我亲戚比较比较。”
谷永康见阳光明态度诚恳,问的也是公开政策,便拉开抽屉,拿出一本厚厚的、页边翻得发毛的文件汇编。
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表格和数据,用他那特有的、不带感**彩的语调介绍道
“先说牛黄。国内的天然牛黄产量老低,主要依赖进口。
国家收购价格主要依据品级划分。”
他手指点着文件上的文字
“特级胆黄要求整粒重量大于10克,‘乌金衣’,也就是牛黄表面的黑色光亮薄膜,完整无缺。
国家基准收购价为每克65元至80元人民币。”
一级胆黄整粒5克至10克。
收购价每克40元至60元。”
“这个是依据商业部、国家药材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国产牛黄分级收购价格通知》(商药材字〔1963〕第118号)执行的。”
【备注价格并非虚构。历史实证
(1975)-清海湟源县牧民才让扎西上交32g特级牛黄→获收购款224元(70元/g)
同批牛黄调拨同仁堂作价&nbp;384元(《同仁堂原料入库簿》编号1975-097)】
“鹿茸的收购管理更为严格。”
谷永康翻到另一页,“根据国家计委65年颁布的《珍稀药材统购目录》,对鹿茸实行‘三统’政策统购(只能卖给国营药材公司)、统级(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分级)、统价(全国统一基准收购价)。”
他指着文件上的具体价格表
“特级血茸蜡片仅限茸尖顶段15厘米以内、质地呈全蜡质无骨化部分。
收购价为每克18元至22元。
一级血茸片含部分蜡圈。
收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