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胜负已定?
评选的会场很大,来自全市九个区462所公办小学的大队长同学济济一堂。
加上几十位维持现场秩序的老师和几十位各方面的嘉宾,现场足足有六百人左右。
好在大队长同学们都是好学生,个个屏气凝神一声不吭,只有最前方那些评审在窃窃私语。
九个区九个候选人。
每个人上台竞选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先是自我介绍,主要内容是获得的成就有哪些。
接着是竞选演讲,着重点是介绍自己竞选总队长的工作核心要点是什么。
第三项是展示自己的才艺,最后一项是接受评审的提问。
宝根的手气一向还可以,排在第六个上台。
不过现场除了李登峰和蒋彤之外,其他人都没把他当做对手。
第一个上台的是宣武的竞选学生,蒋彤和相熟的几个女生大队长坐在一起,正用纸笔悄悄聊天。
“蒋彤,听说你刚才在年纪最小的那个张宝根那里吃了点亏?”
“没关系,是我主动找上的他,他能有所防备心说明还不错。”
“你和李登峰怎么都巴巴的和他说话?”
蒋彤撇撇嘴没有解释。
只是心里有些感慨——区里的老师说过总队长一到两年一选,而遍观全市到时适龄的学生,几乎无人是这个张宝根的对手。
所以下一届的总队长几乎就是这个小孩的囊中之物。
而且根据小道消息在全市总队组建后会有几个总队委员设立,张宝根已经被内定了一个排名不低的职务。
想想自己老师的判断,蒋彤忍不住看了一眼宝根坐的方向。
【张宝根的职务估计组织、宣传和纪律三个总队委之一,如果这次表现惹眼的话,就连副总队也是可能的。】
宝根有些奇怪的盯着台上在演讲的学生。
不对啊!
西城区代表不是魏宏伟那个小邮递员么?
怎么临时换人了?
这小子下意识的身上一紧,背心有点冒汗。
也难怪他会有这样的反应。
上辈子单位开会,他和同事们最怕的就是台上忽然换了人,或者开会的时候进来几个现场带人的。
宝根大体是问心无愧的,但就怕被上头给殃及池鱼。
想想自己才九岁,宝根总算是放下了心。
压低声音问隔壁的同学。
“同学,西城的竞选人怎么不是魏宏伟呢?”
那人也正纳闷,好在俩人前面的那个大队长知道情况,回头飞快的吐槽了几句。
原来随着经济形势没有好转过来,很多人的手脚开始不干净起来。
小邮递员同学一大早骑车出门给几个单位送报纸,结果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把某单位门口大街边的下水道井盖给连夜偷走。
邮递员同学年纪不大,骑不上大邮政单车,所以是挂边蹬着车。
以这种姿势骑过车的人都知道,在停车的时候只能往骑车的这边歪着。
魏同学躲过了两个黑乎乎的井口,但却栽在第三个井盖上。
那贼太贪心一口气撬了三四个井盖,但估计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所以只拿走了前两个。
第三个被撬开的井盖是虚放在下水道井沿上的,惊魂未定的邮递员同学刚好落脚在了虚着的井盖上。
要不是有人看到大邮政单车倒在井口边轮胎直转,估计。
魏宏伟同学在竞选的前一天住院了,所以不得不放弃这次机会。
宝根为此默哀了一秒钟。
李登峰是第三个登台的,雪白的衬衣一丝不苟,就连红领巾也是方方正正的。
他的身形可能是竞选者中最高的,宝根估计他长大后身高不会低于185。
“尊敬的各位评审老师。”
李登峰之所以被称为最大的热门人选之一,他从小锻炼出来的标准播音员语音就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他一开口,宝根和蒋彤便看到不少评审开始频频点头。
李登峰的履历、出身和获得的成绩荣誉比起前两位同学确实好上不少。
可以说不在一个档次。
“我竞选总队长的工作核心精神是团结!”
“在各位参与竞选的同学中,我是最年长的,已经有十三岁了,很快。”
李登峰的发言里藏着玄机,他在提醒评审老师们他最大的优势之一——年纪大懂得多,所以更比起那些年纪小的值得信赖。
现场学生里能听出他弦外之音的不多,宝根是一个,蒋彤也是一个。
蒋彤暗暗咬牙,但在这一点上最吃亏的宝根却显得很无所谓。
而且很快宝根没忍住悄悄打了个哈欠。
李登峰的稿子绝对是老师们集体改过的,套话太多。
团结的重要性他讲了,如何加强各区少先队的团结方式也说了不少。
其中几个点子也确实有新意。
只看评审们的表情就知道,对于李登峰他们很满意。
在才艺环节,李登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拿出的是他刚刚学的法语诗朗诵。
那咏叹调还真像那么回事——这就是针对即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