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日不落天唐 > 第三十一章 倭国白银?

第三十一章 倭国白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陆离对于李世民把重点放在他们哪里有那么多钱的问题上也不意外,毕竟这本就是是大唐正在面临的问题。

他说到:“一方面是炼铜矿、铸造铜钱方法的技艺提升,另一方面是大量白银作为货币流入市场,缓解了铜钱需求的压力。至于这些白银来源,主要来自海外倭国和西方诸国对于我们瓷器、茶叶的购买从而流入我们这里。”

“靠卖瓷器和茶叶就能挣取大量白银?”李世民对于这个大量很是疑惑。

到底得是有多大量?才能撑起一个几千万人口国家的货币使用。而且瓷器和茶叶有这么值钱吗?自从丝绸之路打通之后,就一直有人在通过这条路经商,确实挺赚钱的,但不足以到能挣那么多白银吧?

“海运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陆运。那些瓷器和茶叶,就是走海贸卖出去的。”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头。

这年头也不是没有船运,漕运在成本这一点上确实很有优势。

长孙无垢轻声问到:“海运大有可为?”

“绝对有,但是跟现在的大唐没什么关系。”陆离说完,想到了什么,突然笑了笑。

看到他的笑容李世民就很奇怪,“你笑什么?”

他知道陆离肯定不是在笑大唐现在和海运无关,陆离还没那么傻和无聊。

“海运一时半刻是指望不上的,但是有速成方法,咱们可以直接去抢,而且是两三年内就能办到的事情。”

陆离微笑着说:“倭国有一个储量极大的银矿,他们鼎盛时期一年可以产出几百万斤白银。”

纸质货币、信用货币也不能空手套白狼……他还没捋清楚货币体系的事情。

但李世民一听到年产几百万斤白银的银矿,就两眼放光,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抢?你有计划吗?!”

年产几百万斤白银!再让陆离想想办法加快挖掘和冶炼速度,一年一千万斤不过分吧?

他就寻思:陆离说的要大量的钱这不就来了?卖什么冰盐酒啊,那不纯纯与民争利?

但陆离这时提醒说到:“殿下,不走高丽那边的话去倭国,需要研发海船才方便。”

“好吧……”李世民眼中的光逐渐暗淡,还是好好卖冰盐酒吧。

长孙无垢也悄悄松开了握紧着的拳头。

男主外女主内,秦王府的钱主要都是她在过手管着,对于这钱的事儿要更敏感一些。

“青苗法呢?”

“就是二月、五月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由官府借贷……额,现在应该叫出举吧,出举钱粮给农民过渡,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再收回本钱和利钱,利钱两成,能够抑制民间高利出举,也能给朝廷增加收入。”

陆离有些不确定唐朝贷款的名称。

“如果你说的是借钱给别人再收息,那确实叫出举,只是这青苗法……”李世民脸色古怪的说到:“下面官员的操作空间太大了,这能成就怪了。”

长孙无垢也赞同说道:“确实,而且涉及到朝廷收入,或许会被列入政绩,下面地方官员肯定会强行出举于百姓以求政绩,届时只会加负民重。”

陆离点点头:“对,这个方法太理想了,与现实一碰就碎了,所以失败了。”

“那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呢?”李世民问起了那个最合适的税法。

陆离解释说:“摊丁入亩就是简单粗暴的将人头税等农民需要交的税直接简化为地税,按照家中的土地来交钱,但是这个方法的成功是有着一个前提的:士绅一体纳税。唐朝应该是有不课户的律令特权的对吧?这一条道路直接砍断,全部人都要课税,内庄亲王宗室官员,只要有收入,统统课税。”

全员课税?李世民琢磨了一下,有难度但不多,主要还是贪官污吏的问题。

“至于火耗归公,则是下面百姓缴纳的碎小白银官府需要重新融铸,就会有所损耗,贪官污吏以此为由加征然后中饱私囊。火耗归公直接把这个事情摆到明面上,规定征取比率收入国库,然后这笔钱又会被归去养廉银下发官员。养廉银远比官员的薪水要更高,雍正就是试图通过这一方法高薪养廉,不过嘛……”

说到后面陆离耸肩摊手,这不是他心态有问题的事情,而是客观存在的事情。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也了解这点,没说他什么,只是问:“对于这贪腐,真就没什么办法?”

“没有任何办法。”陆离摇头,“一个官员兢兢业业一年领那千两白银,结果治下一个富商一年能赚几十万两白银,你说这怎么办?富商想赚更多……不说犯法想赚更多了,只想着让官府的人别来刁难自己就行,你说要不要孝敬、意思一下那管事的官员?”

现代有些人脑子跟有问题一样,居然会信日本、美国、欧洲那边没有贪腐。

日本的冬奥负责人直接自杀,属于是没有被审判就没有罪了……

美**方九万美元的一袋螺丝,加州千亿美元800公里的高铁项目,修了十几年花了上百亿美元,加州人只能得到一条在PPT上的赛博高铁……

而英国的百年工程HS2高铁项目更是重量级选手,500公里高铁项目上千亿英镑预算,立项过去十几年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