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显眼包
两仪殿
随着道钟声连续响起,青羊观观主鹤守道人,在几个弟子和道童的陪同下,从一架雕木屏风后转出,来到高台上落座下来。
沈羡看向青羊观观主,只见其一袭青色麻衣道袍,灰白相间的道髻上,别一根松木发簪,面容瘦削,眉峰奇古,两鬓微霜,一副有道全真的模样。
此人别是真有一些本事吧?
这世界有没有道法,他还不知道,但他知道武者高来高去的不少,只怕这观主身上也有点内功在。
有可能是李叔所言的先天武者?
“我等见过老师。”下方的一众弟子开口喊道。
根据青羊观观主鹤守道人点了点头,手中一柄拂尘轻轻摇动,声音如金石相碰,激越、浑厚中带着几许空灵:“打开课本,先行温习,诵读文章,今日继续讲庄子的逍遥游和庄周梦蝶。”
鹤守道人讲课,由知课道士提前将授课篇目贴在公示牌上,方便诸生提前预习。
沈羡这会儿也打开昨夜折好的《逍遥游》,阅览其上内容,一行娟秀清丽的梅花小楷跳入眼帘。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何人在外喧哗?”鹤守道人两道瘦松眉挑了挑,面色不变,声音不大,更没有怒意蕴藏。
明明离着殿中稍远的道士,却已听到鹤守道人的呼唤,快步进入厅中,向鹤守道人打了一个稽首,说道:“老师恕罪,刘瑜带了两株百年山参,夹带在书箧中,执意要带进殿中,初时,前殿执事未曾搜检出,与其发生了争执。”
鹤守道人语气淡淡道:“贫道先前有言,与学业无关之物,一应不能带进殿中。”
少顷,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青年,顺势进入殿中,脸上带着几许机灵和笑意。
沈羡皱了皱眉,看向那人,暗道,这显眼包,不会当众“行贿”吧?
嗯,或许这厮以为能够讨得观主的欢心。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这刘瑜是图什么。
或者说,前身对这些东西根本不关心。
回头要不要问问裴慎?
沈羡说话之间,转头看向裴慎,发现其人,儒雅面容之上同样有戏谑之色流露。
不大一会儿,就见刘瑜迈入殿中,怀中抱着两个礼盒,道:“老师,我准备了两棵山参,还要借老师的丹房。”
说是炼丹,其实两棵山参能够炼制不少丹药,刘瑜只会取几粒丹药,剩下的差不多都敬献给观中。
沈羡看了一眼刘瑜,暗道,此人还是和他记忆中的一样,蠢不可及。
或者此举有当众炫耀之意。
刘瑜让他想起了一个人——《我的县丞父亲》?
这会儿,鹤守道人眉头轻不可察的皱了皱,似有不悦。
不过类似之事,鹤守道人见得多了。
这会儿,一旁的知课道士呵斥道:“如是炼丹,交给丹房执事即可,无需在此喧哗,此地乃是老师授课之地,清净所在,不可造次。”
刘瑜还要再辨,但上首传来那熟悉的声音:“入座罢。”
而这时,道钟恰在这时开始响起,“铛铛铛…”,带着几许悠远而空旷的钟声传遍整个青羊观。
刘瑜只得悻悻然地将手中的山参礼盒,递给了一旁的知课道士。
嗯,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刘瑜说话之间,来到长条几案后落座,面上带着傲然之色。
而在这时,上首的青羊观观主已经开始讲起庄子内篇。
此刻,沈羡在下首落座,也随着青羊观观主的讲述,印证前世所学。
前世学这篇文章时,其实学的很浅,因为重在注释和庄子用的那些奇诡的段子,没有上升到主体、客体、存在主义的探讨。
而鹤守道人则是以哲学道家的思维去讲庄圣的思想。
“前日已有讲过,贫道有几点要问,圣人何以取逍遥游之意?”
此刻,观中一应学生,顿时大气不敢出,唯恐被观主点到自己。
“顾勉,你来说。”鹤守道人开口道。
这会儿,一个身形瘦弱,青衫落拓,但气质出众的青年站起身来,却被鹤守道人压了压,道:“圣人所言逍遥,唯向天地之外探求,不假于外物。”
鹤守道人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裴慎,你来回答。”
裴慎开口道:“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假于外物,乘天地之正气,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纵然小大之辨,仍难称逍遥二字。”
鹤守道人循循善诱:“那如何可得逍遥?”
裴慎想了想,终究没有更好的说法,只得引述课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鹤守道人微笑摇头:“难免大而化之。”
裴慎闻言,心底虽有些懊恼方才表现未得尽善尽美,但也并未在脸上显露分毫。
鹤守道人又点了几名学生。
鹤守道人点了点头,道:“道家逍遥之意,乃取逍遥自在之意。”
显然对几位弟子的回答都不甚满意。
此刻,沈羡歪着头,则是看着书本上的《逍遥游》,心头回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