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无滤镜---真古代
第二天一早,空间的客厅里,赫然出现了十几个硕大的瓦楞纸箱和木框架,正是昨晚“下单”购买的那些新中式家具,都还带着原包装和泡沫填充物,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长途运输。
谢锋舒服地睡了一觉,他的空间入口就在永定门附近的客栈内,所以不需要赶路,自然显得很悠闲。
他在空间里吃了李月兰用现代厨具快速煮好的、汤汁浓郁、配料丰富的早餐面,然后就开始动手拆包装,将家具一件件取出安装。
李月兰早就吃完早餐,又端着一份面退出空间,回到桃源村的窝棚。
把面碗交给刚起床的谢广福,又把谢文赶去空间洗漱吃早餐,她深吸一口气,带着几分兴奋,心中默念:
“开启直播,房间名:《无滤镜·真古代》!”
虚拟直播光幕悄然出现在她视野边缘。
桃源村的清晨雾气氤氲,能见度不高,远处的竹林和窝棚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只有近处的景物依稀可辨。
直播间里零星的几个早起用户被奇怪的房间名吸引进来,又很快划走。
【又是个乡下风景直播?划走划走】
【这滤镜……雾大到离谱,美颜十级吧?主播活在仙境?】
【啥也看不清,走了走了。】
李月兰抬头,透过虚拟光幕看到了这些吐槽的评论,她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趣。
她伸出右手,在光幕右上角的设置里,将视角切换比例调整成了第一视角占二,智能第三视角占八。
她打算让这个“无形的空中摄影师”多捕捉一些环境画面,而不是对脸拍,她自然是不丑的,经过四个月的营养补充,现在的她看起来像是有些亲切的邻家农妇的感觉,在穿上一身复古的粗布裙装扮,别有一番滋味。
镜头扫过自家低矮的窝棚和简陋的土灶,还有不远处隐隐约约的竹楼轮廓,又引来几句吐槽:
【这住宿条件……剧组挺穷啊。】
【土灶都没有在冒烟?道具也太不用心了。】
【主播长得还挺有味道,就是这环境太拉胯了。】
现在李月兰也能自由进出空间了,落单的谢广福自然没了“口福”再吃土灶早餐,所以今早的土灶是没生火的。
等到谢广福吃完早餐,谢秋芝和谢文也收拾妥当,一家四口人在窝棚前汇合,准备出发。
就在这时,智能第三视角突然一个流畅的位移拉升,从稍远的侧面捕捉画面——晨雾如同天然的柔光幕布,将四人身影衬得有些朦胧,他们穿着粗布衣裳,站在古朴的村落背景前,竟真的仿佛从某幅古画中走出来一般,有种静谧而真实的历史感。
【咦?这妆造……可以啊,比那些影楼风真实多了。】
【横店哪个剧组的群演?质感不错。】
【雾好像是真的……衣服细节也到位,虽然没有补丁,但是领口都有磨损,不像新的。】
【“古代味”突然就锤了是怎么回事?有点意思。】
弹幕开始出现一些“真香”的苗头,看直播的人数也从七八个增加到二十多个了。
这些评论也只有李月兰能看得到,所以一点也不影响家里其他人的生活节奏。
魂穿前,李月兰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美食主播,不知道接受了多少无端的谩骂和网暴,所以现在的她在面对任何评论都能做到面不改色,不往心里去。
谢广福亲自出面,很快从村里借来了那三辆牛车。
谢广福自己驾一辆,谢秋芝和谢文骑马技术都不错,赶牛自然不在话下,两人各负责一辆。
别看谢文现在的身体小,但是心智成熟啊,牛车赶路比谢秋芝上手快。
李月兰则坐在谢广福那辆牛车的板车上,左右观察着桃源村,正好也让直播间的观众能更清晰地看到村子的全貌。
四人借牛车的阵仗搞得很大,一副真的要进城大宗采买的样子。
路过谢彪家的土坯房的时候,谢彪的嘴角都要气歪了。
李月兰的直播间却是热闹了起来。
【呵呵,还搞牛车?这么复古?要上天啊?】
【身上穿的什么衣服,粗布裙?粗布褂?哎哟,细节控满足了。】
【村长还叫里正?够入戏的,不会全村都是横店演员吧?】
【你看他们那些窝棚,这么小一个,只能睡觉,肯定是做戏的,演员就是会装。】
【不过嘛,风景还是挺好的,这山这水,没污染没工业的样子。】
牛车缓缓前行,镜头随着智能第三视角切换,掠过村口正在扩建修整的村道,远处是连绵的青色山林和蜿蜒的清澈溪流,路旁是略显荒芜的野地。当镜头转向村外那一片片已经深翻过、黑油油等待着孕育生机的干亩肥田时,弹幕又多了几分赞叹。
【这田……翻得真漂亮!】
【看着就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如果是真的,这种地的一定是老把式。】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京城出发,这一趟选择去京城采买,不仅仅是因为谢锋在永定门外等候,更因为他们要“采买”的大件家具非同一般。
云槐县盛产纸制品,寻常的家具作坊根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