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25章 桃溪村新气象

第225章 桃溪村新气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桃源村各项建设如火如荼、稳步推进的时候,隔壁的桃溪村也不甘人后,在里正赵老七那带着几分急眼的鞭策下,竟也硬生生折腾出了一番新气象。

一个月前,村里的汉子们大多都去了桃源村“打工”换农具。

这趟出门,不仅带回了急需的翻地家伙事,更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动力。

大家伙好歹是动起来了,憋着一股劲,要把落下的农活都给补上。

特别是田大力、栓子那七个最早去谢广福家干活的汉子,他们带回来的那几件“神兵利器”,简直在桃溪村引起了轰动!

因为谢广福大气,没限定归还日期,这几件农具就成了村里最紧俏的“共享资源”。

田大力家的锄头刚用完,他堂叔就扛走了,栓子家的铁锹还没在手里焐热乎,隔壁邻居就赔着笑脸借去了。

但凡关系还过得去的,全都伸长了脖子盯着那几件农具的流向,一个个用了之后都啧啧称奇:

“哎呦喂!大力哥借回来的这锄头,刨地跟切豆腐似的,轻快还不震手!”

“栓子这借的铁锹才叫好呢!一锹下去顶俺那破铁片三下!”

“广福家这农具,真是这个!”说话的人翘起大拇指,“种田挖地的神兵利器啊!咱啥时候也能用上这等好家伙事!”

赵老七看着那几件在村里来回流转、仿佛带着魔力的农具,再看看那些因为用了好工具而效率大增的田地,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他每天背着手在村里转悠,看到谁家动作慢了,或者谁闲着蹲墙根,就忍不住扯着嗓子开涮,那架势,真恨不得手里有根鞭子,像抽陀螺一样把全村人都抽得飞快旋转起来。

“嘿!张山!瞅啥呢瞅!地里草长得比你儿子都高了,还不赶紧去锄!等着我请你吃席啊?”

“李拐家的!你家那地翻完了吗?就在这唠嗑?人桃源村的地都黑油油的了,你家还黄拉拉一片,好意思吗?”

“毛五!说你呢!别躲!带着你家那半大小子,一起去地里拔草去!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光吃不长力气咋行?”

一时间,桃溪村陷入了一种奇怪又积极的氛围里:

谁家要是没借到农具,那要么说明你家懒,动作慢没抢到;要么就是人缘不好,没人愿意借给你。谁家田地要是还没开荒打理干净,那更是“懒”和“人缘不好”的双重铁证!

村里但凡是能喘气、能走路的,上至六十岁还能动弹的老头老太太,下至七八岁的娃娃,全都被赵老七像赶鸭子似的轰到了田里地里忙活。能在村里清静待着的,就真的只剩下那些实在干不动活的老弱病残和嗷嗷待哺的婴幼儿了。

就这,赵老七还觉得不够!

他知道隔壁桃源村给村里干活的汉子,中午都管一顿稀粥,能顶饿又能拉拢人心,他自己村没那个财力搞粥棚,但他有他的“土办法”!

他把儿媳妇唐梅叫到跟前:“梅啊,以后咱家灶上的火别停,每日把井水烧得滚开,晾凉了,用大桶装着,摆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让那些干活的人渴了,立马就能喝上……喝上……”

他本来想学桃源村说“稀粥”,但话到嘴边实在没脸说出口,只好硬生生改口:

“……是凉白开!对!凉白开!咱桃溪村也不能让人渴着干活!”

于是,桃溪村村口的大槐树下,就出现了一桶桶免费的、管够的凉白开。

虽然比不上桃源村的稀粥顶饱,但这份心意,还是让不少埋头苦干的村民心里暖了一下,觉得赵老七这老头,虽然嘴碎爱骂人,但心还是热的。

原本挤在祠堂里的那些困难户,也被赵老七雷厉风行地安排了起来。

他学着桃源村的样子,划出一块区域:“瞅见没?就在那!木头桩子,山里有的是,自己去砍!芦苇茅草,田边河滩多得是,自己去割!都给我照着桃源村那窝棚的样子,搭起来!我就不信了,他谢忠能搞,我赵老七照葫芦画瓢还能差到哪去!”

在他的强力督促和模仿下,桃溪村的村民们也动了起来。连着干了半个多月,祠堂里挤着的人还真的都清了出去,住进了自家新搭的、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个私人空间的窝棚里。

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里的田地,竟也在这股全员动员的势头下,硬生生都给收拾出来了!虽然可能不如桃源村的田地那么精细,但至少该翻的翻了,该耙的耙了,露出了久违的、孕育着希望的黑土颜色。

最让赵老七开心和村里人羡慕的,还是田大力和栓子那几个人。

他们据说是被谢广福请去帮忙建竹楼了,一去就是十几天,回来的时候,几个人明显都吃壮实了一些,脸上也有了红光,不再是之前那副面黄肌瘦的模样。

他们私下里跟要好的乡亲说,在谢广福家帮工,每天不仅自己吃得饱饱的,那伙食还好得很,偶尔还能省下点干粮带回来给家里人打牙祭,最后竹楼建完,他们兜里还都揣回了实实在在的铜板工钱!算下来,够买好几把像样的新农具了!

兜里有工钱之后,可把田大力几人给激动坏了,立刻就去桃源村的谢铁匠那里排队想要购买新农具。

只可惜,谢铁匠的铺子如今火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