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谢秋芝的梦想画室
谢秋芝也被逗笑了,其实她也只是感叹这个时代对女子的不公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要去什么族学,女学的。
但笑容底下,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她明白这一切的核心重点也不是上不上学的问题,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事业心和危机感。
她搅动着碗里的汤羹,轻声说:“爹,娘,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在家是自在,也能帮上店铺忙。可是……看着爹为村里规划忙前忙后,娘一边直播一边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文也要去书院追求学问改变未来了,哥现在也有自己的事情做……我好像就只能画画,帮忙卖卖东西,如今《浮世录》也画完了,以后我就没活干了,我也……我也想要有点自己的进步,有点能称之为‘事业’的东西。”
她犹豫了一下,声音带着一种真诚和渴望:“其实……魂穿之前,我心里就一直偷偷想着,要是有一天,我能考上央美,我也能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画室就好了。不用很大,就一间安静的屋子,摆满我的画具和喜欢的画,也许还能收一些真正喜欢画画、志同道合的学生,不论男女,只教他们怎么把心里想到的美好的东西画出来。”
说完,她似乎有些失落,那都是魂穿前的愿望了,在这个时代,女子开画室授徒,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桌上安静了一瞬,谢广福和李月兰眼里满是理解和心疼。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谢秋芝魂穿前的愿望,那时候要实现这个愿望对他们家来说很简单,如今在这个时代,这个愿望确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了些。
不是谢广福和李月兰不勇敢,不敢对抗世俗陈规,而是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也颇多,如果他们要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将会面对无尽的麻烦。
就连现在的奇珍坊店铺,李月兰能办理“营业执照”的前提是,年满二十,丈夫画押同意才可以挂上东家的名号,而且日后店铺有什么纠纷,女子也是不占优势的。
谢秋芝要是想在古代开画室,那也只能徐徐图之了,急不来。
李月兰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谢秋芝的手背,语气温柔:“傻丫头,怎么没事业了?你的画那么好,帮沈大人画的书稿那么精致,这就是你的本事!开画室……嗯,这事儿在这里听着是新鲜,但也没谁说绝对不行。咱们一步步来,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以后机会说不定就来了呢?”
谢广福也点头:“你娘说得对!我们芝芝有才华,有想法,这是好事!爹支持你!现在条件不允许,咱们就积蓄力量。等以后咱们家底更厚实了,你名气更大了,咱们就请人作保,说不定真就能开成了!到时候,爹给你找地方把画室开起来!”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像暖流一样驱散了谢秋芝心中的那点阴霾。
她点了点头:“嗯!我知道!我也觉得我会成功的!”
话题又重新回到了谢文的入学考试上,谢广福象征性的说,即便是学霸,也要好好对待考试,抱着初心去念书。
谢文点了点头,语气从容:“放心,功课我都会提前准备好,就算是给我小学生的内容,我也会认真对待的。”
“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谢广福笑着给两个孩子又各夹了一筷子菜,“吃饭,吃饭!明天开始,咱们全家都为了各自的目标,加油!”
十二月寒冬,就在砖厂试窑的紧张、木炭生意的火爆、伙计培训的忙碌、谢锋刺激的外派任务、以及谢文备考的沉静中,缓缓流逝。
桃源村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虽然手头依旧不宽裕,但脸上依然多了几分过新年的喜庆。
年关的气息当然也在云槐县的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四海奇珍坊”的铺面里,最后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谢大虎如今俨然有了几分大掌柜的派头,指挥着十个培训好的伙计,进行开业前的最后陈列。
伙计们动作麻利且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海外奇珍”从箱中取出,按照之前反复演练过的布局,放置在柜台和货架上。
原本空荡的店铺,渐渐被这些琳琅满目、闪烁着异域光泽的货物填满,焕发出一种奇特而吸引人的光彩。
谢大虎用粗布仔细擦拭着光可鉴人的琉璃柜台,声音洪亮地安排着:
“冬青,你手稳,这些琉璃杯和精油皂摆这边,对,间距拉开点,显得稀罕!”
“姚远,那把南洋折叠伞挂在高处,对,就那儿,显眼!把那句‘收之盈掌,风雨不惧’的木牌挂旁边!”
“豆子,轻点轻点!那波斯文匣金贵着呢!摆正了!”
“哎,这柜台谁没上锁,这么精贵的东西,离柜就锁上,省得被偷了。”
“这卖货的凭证收据,一人一本,你们自己每卖出去一单,不识字也要必须写上编号和日期、价钱,打烊的时候我好入账。”
“哎,赵虎,你干啥呢,不能用手直接触碰那些金贵的珠宝和簪子,戴手套,说了多少次。”
“你们都学学赵桥,人家昨晚一宿没睡,都在模拟顾客进门,如何搭话。”
“明日就开业了,发给你们的鞋袜,衣裳,必须穿利落了,不能有褶皱脏污,负责琉璃柜台的,千叮咛万嘱咐,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