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74章 村建理事会会议上

第274章 村建理事会会议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晚,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成功和喜悦中。

杯盏交错,笑语喧天,直到菜都吃完了才散去。

剩下的酒被谢大虎锁起来了,说是明日开店,不能过量饮酒。

所有人都在店铺后院的员工宿舍和厢房里歇下了。

翌日上午,万宝娘和张图图怀里揣着李月兰额外封的丰厚辛苦钱,心满意足的坐着村里来送木炭的牛车,回了桃源村,迫不及待地要把县城的见闻和店铺的火爆景象分享给村里人。

接下来的三天,谢家人都留在店铺里帮忙。

开业的热潮并未退去,虽然没有了沈家和京城贵妇团那样一掷千金的大主顾,但“四海奇珍坊”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每日依旧顾客盈门,络绎不绝。

许多热门商品,如锡兰镜、琉璃杯、折叠伞、各色香皂精油、牛轧糖等,很快便销售一空,货架上露出了不少空档,仓库里也空了一半。

李月兰盘点着迅速减少的库存,又是欣喜又是忧愁,心里盘算着:“万界的货船每次都要等到月底才能到货一次,远水难解近渴。看来以后这些紧俏货,必须得实行限量购买了,细水才能长流,也能保持住这份稀缺和热度……”

没错,开业头一日,凭借豪客云集,营业额冲到了一千五百两的峰值数字,但库存也肉眼可见地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后续三天,营业额虽然有所回落,但因为是新开业,热度还在,依旧保持在每日五百两左右的高位营业额,这同样是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

可以预见,即便日后进入平稳经营期,凭借其独特性和口碑,每日维持百两以上的进账也应是常态。

即便如此,在这个月剩下的日子里,他们都不得不从“淘宝”网购那些仿古的货品来补充货源。

而对于那些紧俏商品,在万界货船抵达之前,李月兰不得不痛下决心,挂出了“每日限量供应”或“暂售罄”的牌子。

看到店铺的运转有谢大虎这个大掌柜坐镇,也基本步入正轨,谢冬青、姚远、钱豆子等十个伙计经过高强度的实战磨练和谢家人的随时指点,已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变得从容老练起来。

他们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地招呼客人,流利地介绍各种商品的特点和“来历”,熟练地开单,甚至能巧妙地应对一些顾客的挑剔和还价。

谢广福和李月兰终于能稍稍放下心来,又给仓库补了一些“淘宝”平价货品之后就带上家人坐上马车返回了桃源村。

谢广福从县城回来的第二天,便立刻组织了一次村建理事会会议。

收到消息的谢里正、谢长河、姚大、姚二以及德高望重的六爷、九爷等理事会成员很快便聚集到了谢广福竹楼的茶室。

毕竟现在村里真的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理事会就更不可能有什么能当做办公室之类的物屋子,只好暂时在谢广福竹楼的长条桌上开会。

竹楼里的地火龙烧起来,和外面的寒风冬雪形成了两个世界。

大家围长条桌坐下,脸上都带着期盼,知道谢广福这次回来,必定又有新的安排和好消息。

会议开始,谢广福先是看向姚大,开门见山地问道:“姚大,现在窑区那边,黑金炭库存还有多少?”

姚大显然早有准备,立刻回答道:“最近我们日夜不停地烧,库存现在大概还有两万斤左右。”

谢广福点点头,看向谢里正,提出建议:“里正叔,我的意思是,这炭卖的再好,也是咱们全村人的炭,眼看天气越来越冷,我的建议是,按村里现在登记在册的人头,每人先发十斤黑金炭过冬!确保家家户户屋里都暖暖和和的,不能咱们守着炭窑,还让老人孩子冻着。您看怎么样?”

谢里正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赞同:“广福这话在理!就该这么办!这事我看行,等散会了就让各家的户主来领炭!”

解决了取暖的基本问题,谢广福话锋一转,谈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钱袋子问题。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理事,语气诚恳:“另外,里正叔,各位叔伯兄弟,咱们村现在的公账,是不是也该盘算一下了?刨去明年开春必须要用的种籽、肥料、维护道路和砖窑的基础建设款项,如果还有富余,我的想法是,拿出一部分来,按人头发一笔过年费给大家伙!”

他笑着补充道:“没几天就过小年了,发些银钱,让大家伙能去县城买些年货,扯几尺新布,割几斤肉,高高兴兴过个年。咱们以前在谢家村过年吃年糕汤圆,如今来了京畿道,入乡随俗包顿饺子,不也应景吗?这钱啊,可不能老是藏着掖着压在公账上,得让它活起来,让乡亲们感受到咱们村集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话看似对大家说,实则是在点谢里正。

谢里正老脸一红,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连忙表态:“广福你放心,我老头子也不是那等小气抠搜的人!只要公账上留够了来年种田种地和搞建设的银子,保证不动根本,剩下的,肯定都给大家发下去!让大伙都过个肥年!”

他拍着胸脯保证,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谢广福也笑了,接着又提出一项关乎安全的建议:“虽然咱们村里都有了暖房,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