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 第239章 犯罪心理学真这么牛比吗?

第239章 犯罪心理学真这么牛比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从犯罪现场和犯罪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作案时间、作案动机,参考近年来危害公共罪行的数据……可以大致勾勒出案犯以下几点特征:”

“一、案犯年龄不会太大,预计在2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

“二、具备一定的反社会倾向,现实生活中适应不良,属于社会竞争力较弱群体,因此重点嫌疑应指向无业、临时务工等低收入人群。”

“三、案犯极有可能是cbd的保安,工作表现不好,经常遭到上司批评,三天前的下午,也就是周四下午不值班。”

“四、此人脾气比较急躁,年少时很可能有过违反法规或校纪的记录,至少受到过学校方面的严厉惩戒;早年曾经历较大的家庭变动,比如经济状况骤降、父母分手等情况;情感经历相对简单,未曾建立过稳定的恋爱关系。”

许霖说完,会议室内一片安静。

不是,犯罪心理学真这么牛比吗?

现场经过初勘,还没发现有用的线索。

却能通过犯罪心理,确定嫌疑目标?!

真的假的?

有点神奇!

许霖看着大家的反应,微微一笑。

犯罪心理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不用繁琐的调查,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分析出很多东西,而且准确度很高。

如果在案发现场能发现更多的东西,许霖甚至能侧写出案犯的样貌来。

办公室安静了一会儿,这才有民警问道:

“所以,我们要找的,是一个25岁以下、高中学历、工作业绩差、周四下午不值班的cbd单身保安?”

许霖回答:“是的。”

他坐了下来,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然后两根大拇指打着转。

看他表情,好似在说:“嫌疑目标我帮你们找好了,抓捕就是你们的事儿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种在影视剧里才会出现的剧情,他们在现实中看到了。

真的按照这种玄乎的犯罪心理推断,就可以去调查cbd的保安了?

他们都没这样办过案子。

苏清舞瞥了眼许霖,微微蹙眉,她认为许霖的推测是有点问题的。

小郑小胡是陆诚的拥趸,咱陆哥还没说话呢,你小子哐哐一通推理,就能去抓嫌犯了?

犯罪心理要是真这么牛掰,那干脆咱都去学得了,以后坐办公室办案得了。

但在座不少人还是因为许霖的刑侦大师弟子这个身份,而忽略了他的年龄。

推断正不正确不清楚,但听起来是蛮厉害的。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的送风声。

许霖的推理令人印象深刻,但那过于具体的结论,让队里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觉得太过武断,应该是有点问题的。

但他们又不知道具体是哪里有问题。

听说刑侦大师季伯川的学生都是厉害人物,苏清舞就不用说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刑警副队长。

这许霖也是个小天才,推理一套一套的。

但要论最厉害,大家还是把目光转向了苏清舞旁边的陆诚。

人家是战绩可查的。

这时,苏清舞轻轻用笔敲了敲桌面,声音清晰而冷静:“许霖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思路,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

她巧妙地将“很有趣”三个字咬得稍重,既肯定了许霖的参与,又自然地引导了话题。

这个其他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很有趣?

许霖看了眼苏清舞,自信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他也看向陆诚,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战意味。

陆警官,请指教。

他对自己基于犯罪心理学模型的推导很有信心。

陆诚脑中的思路早就已经很清晰了,他站了起来,走到白板旁边,拿起了马克笔。

“许霖同志运用犯罪心理学进行侧写,大胆假设,这种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尤其是在线索匮乏的初期,能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思考。”

他先肯定了许霖,但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听出了“但是”即将到来。

“但是,”陆诚果然话锋一转,“侧写是概率学和行为学的结合,它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更不能替代扎实的现场勘察和物证分析。直接将其作为摸排筛查的硬性条件,可能会让我们走弯路,甚至错过真凶。”

许霖的眉头皱了起来,想要辩解,陆诚抬手虚按了一下,继续平静地说:

“我就针对刚才的几个点,结合我们目前掌握的有限信息,谈几点不同的看法,和大家探讨。”

他拿起笔。

“第一,关于年龄和文化程度。推断25岁以下、高中学历,主要依据可能是这类无特定目标报复社会案件的案犯统计特征,倾向于年轻、教育程度不高、易冲动群体。这个统计规律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忽略了我们这个案子的一个关键细节——‘绿漆’。”

陆诚在“绿漆”两个字上画了个圈。

“钉子刀片涂绿漆,是为了隐藏。但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动手能力。”

“一个纯粹出于冲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