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民国:烽火1937 > 第22章 参谋的使命

第22章 参谋的使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线更为重要,北线不得不防。

这是竹石清的直观反应。

东线的淞沪地区,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窗口,既是国府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扼住了长江的出海口,更重要的是,距离首府南京太近,日军若是拿下上海,很快就能逼近南京。

而北线,日军步步紧逼,一路蚕食四省,又席卷山海关长城一线,其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北线,确有窥视中原的意图,又不得不防。

中国的问题,足以让每一个参谋彻夜睡不着觉。

这个话题,也让在座从事参谋工作的年轻小伙子跃跃欲试起来,很快便有人起身发言:

“报告长官,卑职认为,战端一开,应当死守黄河防线,理由有二,其一,东北地区已沦陷于敌手,日军建立有完备的给养仓库,同时,北方地区的交通畅通,日军推进会非常迅速,不如退守黄河...”

“放你娘的屁!”

不等说完,远端另一人厉声打断,“要把北平一线拱手让给小鬼子,你他妈不会是鬼子派来的汉奸吧!他妈的五年来鬼子打上海就割上海,打华北就割华北,退退退,退了黄河还退不退长江?”

竹石清循声望去,是一个满脸胡子的壮汉,眼睛瞪得圆滚滚的,竟感到颇有几分张飞形象。

“我觉得二位说的都不对,要我说,不如在上海决战。”仲逸风忽然插道,“上海远离北部城市,距离日军主力部队甚远,日军支援需要时间,我军大部分整训部队多屯于苏沪,打起仗来能集中优势火力。”

这番话倒让竹石清改观几分,这仲逸风真算不上无能之辈,恐怕只是面上有些跋扈,要论军事素养的培养,家里像是下了功夫的。

明泉静静地看着各学员舌战,这正是他想要看见的效果。

正式的理论培训尚未开始,这次论说无非只是给未来的学习打下一个铺垫,帮助大家更好地进入状态,不曾想在国事上,大家十分踊跃,其想法也都不无道理。

“上海?仲公子,你是想方便你回家抱媳妇吧!”

不知是谁蹦出这么一句,当即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这话想想竟也对,仲逸风的家就安在上海,真要是打起来,偶尔回家探望探望着实方便。

“滚犊子!”仲逸风骂了一句,也没见着是谁说的,但隐约是个北方口音,和江浙一带的口音有着明显的差别,当即就阴阳怪气道,“为什么定在上海,还不是因为北方那帮杂牌军靠不住!还不是因为那帮北方人没有骨气!”

竹石清皱起眉头,这话即便是听进南方人的耳朵里还是显得怪怪的,这不是妥妥的地域攻击么?话里话外还夹带着阶级的优越感,不出意外,当场就有一拨人坐不住了。

“北方人怎么了!马占山将军江桥抗战,傅作义将军百灵庙大捷!怎么也比上海停战,屈膝投降要好!”

“就是,就是!”

仲逸风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这场面也就逐渐乱了起来,说七说八的人都出现了,学员们各个眼界都不一样,肚子里知道的内幕也不一样。

“为什么上海要停战大家知道吗,因为数年前国府计划修筑的永备国防工事就是被江浙财团给吃空了!没有工事打什么仗?”

听到这话,赖天佑比仲逸风先行低头,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浙商。

众人是从军事谋划吵到贪污**,又从吏治不整吵到国库亏空,总之这方方面面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是非观。

明泉见效果差不多了,立马叫停了讨论,换自己出场发言:

“我认为今天的讨论,是个好的开始,大家还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便能通过自己对于国情的判断和工作上的总结,提出自己对于时局的见解与应对策略,这点非常好。”

“至于应该布防北线,还是东线,这个问题,参谋总部依然在讨论之中,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刚刚某位兄弟说的退守黄河不无道理,仲逸风说的寸土必争也没有问题。”

“具体如何部署,还需要依照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时宜的规划,在何地与日军交战,要把仗打到什么程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

说到兴头处,明泉站起身来,又拾起开课前的那根指挥棒,重新对准了那幅中国地图。

“要说排兵布阵,不是脑子一热指着地图就开始吆喝。”明泉背过身去,面向宽大的地图,点到天津的位置,“诸位请看,这里是天津,也是津浦线的起点,这里是南京浦口,是津浦线的终点。”

“日军是机械化部队,在以往的几次冲突之中,他们的战法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便是沿着交通线进行推进,一个地方是否具有战略地位,要依据其交通、经济、政治等多元因素综合考虑。”

“方才仲逸风说在上海决战,这点当然没问题,但原因定然不是因为中央军或是地方军之分,上海是中国的工业命脉,是中国能够持续下去的根本。

“战争不是一拍脑袋就发起进攻,以在上海决战举例,要真要在上海开战,上海的工业则需先行做好西迁的预案。”

“你们是参谋,参谋是干什么的?首当其冲就是要做方案,做计划!”明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