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叫他们做刀下厉鬼!
竹石清也是年轻人,在这样的气氛烘托之下,他自己都想下一秒提着刀上去和鬼子搏杀了。
宛平城响炮之时,赵家庄的百姓就醒的七七八八了,外头隆隆作响,他们守在家里不敢出门,出于一种心理上的防御,不少乡亲合上了门窗。
但听见孙团的动静,不少百姓从家中走出,看着孙团官兵一齐出动,在雨中紧急集合,和孙团朝夕相处的百姓们甚至有些眼含热泪。
他们只是平头老百姓,不懂什么军事,更不懂什么战局,但他们都知道这炮是鬼子打的。
孙团半夜集合,想必也只能是要上前线和鬼子干仗了,他们考虑不到那么多,他们只知道每一次打完仗回来,战士总会缺一些、伤一些。
219团即将开拔了,他们的方向就是北上。
临行之前,赵家庄的村长拄着棍一瘸一拐地堵在了村子口,踏着步子愣是赶上了走在前边的孙毅。
“孙团长,孙团长!”
嘶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要不是火光映出了村长的半边脸,孙毅差点以为自己晚上活见鬼了,小雨没停过,地上本就湿滑,孙毅赶紧探手扶住老村长,话里有些责备的意思:
“老村长你这是干啥,大晚上的好生在家待着,你追我干啥?”
老村长人长得干瘦,但力气还不小,一把钳住孙毅的小臂,声音有些微颤道:“孙团长,乡亲们备了一些口粮,你让战士们带上吧。”
孙毅哭笑不得,回道:“村长,我孙毅又不是不回来了,要吃饭到时候还不是得靠乡亲们么,何必大晚上的....”
但话说到此,孙毅又后悔了,他用余光瞥了眼黑暗里的赵家庄,心中不免生出一股异样。
真的还会回来吗?
竹石清像是看破了孙毅的微表情,就着孙毅发愣的瞬间,竹石清上前拉过老村长,笑眯眯地说:“村长,我知道这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今儿我替团长做了这个主了,但是您一定让乡亲们少拿一些,否则我们可不收了。”
“诶诶,好嘞。”
老村长此时高兴的跟个孩子一样,拄着棍子脚下带风,嘴里还不住地提醒着:“就等一会,就等一会,不会耽误你们太久!”
孙毅叹了口气,考虑到今天事出紧急,也的确没有让战士们准备口粮,老村长这一出,倒也是提醒他了。
“石清,这赵家庄我们还回得来吗?”孙毅的脸别到了一边,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竹石清坦诚道:“团长,我实言相告,回不来了,我们今日赶赴丰台,即便是只杀了一个鬼子,明天一早丰台就会成为第二个主战场,到时候只有两种结果。”
“哪两种?”
“要么死守丰台,等待上级调兵来援,要么退守宛平,和师长汇合。”竹石清一字一句道。
孙毅笑了笑,在他的印象里,竹石清的回答似乎永远都是这么理性,好像还从没顺着过他孙毅的话说过,但正是因为这股专业的理性,219团避开了不少弯路。
仅半炷香的功夫,赵家庄有一户算一户,也甭论是原住民还是逃难民,都打着烛火,或手捧鸡蛋,或手里拿着布鞋,或备了些面粉活成的糠饼,三五成群地就往战士们的腰袋里塞。
搞得好些战士不好意思,又给老乡们塞了回去。
热闹之余,方文坚像猴子一样从村子北口的侧边窜溜了出来。
“瞅见这边亮堂堂的,我就猜到团里要开拔了。”方文坚抖了抖身上的水珠,正巧一个老妇朝他递了两个鸡蛋过来,“好嘞好嘞,谢谢大娘。”
“不是跟着伪二团去了刘集么,怎么现在才回来?”
竹石清往前一步,趁着说话的功夫,立马将方文坚手里的鸡蛋抢了一个过来,塞到了自己的袋子里。
“哥,这是大娘给我的。”方文坚欲哭无泪,但很快又正经地答道:“我绕去宛平看了一遭,没靠太近呢,看见大约一个中队的鬼子往卢沟桥那边去了,我当时就感觉今晚情况恐怕不太对,这不刚望团不来,没一会身后就响炮了。”
“你再晚回来一会,兄弟我就要先上去和鬼子拼命了。”竹石清翻了个白眼道。
方文坚左右光顾着瞧了瞧,问道:“要打丰台?”
“这你也知道?”
方文坚右手化拳,朝着竹石清胸口前的荷包锤了锤:“天天没事就盯着丰台的图呢,不打丰台打哪啊?”
言罢两人相视哈哈一笑,孙毅的声音从前边传来:
“弟兄们,收下老乡的心意,多杀鬼子,不要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出发!”
——————————————————————
丰台站的两侧只亮着几盏微弱的灯火,孙团大队人马抵达丰台时,似乎已经过了后半夜,宛平城也不再听得炮火,但竹石清不知是否产生了错觉,他仿佛听见了来自西北方的枪击声。
但这股声响十分微弱,微弱到方文坚完全没有听见。
孙团由急行军转为了静步行军,就这样在夜色的笼罩下,孙团进驻了丰台,同三营将士汇合一处。
当问起竹石清怎么打这一仗时,竹石清把目光投向了孙毅的背后,那一把沾染着水滴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