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山画壁 > 第2章 好看的“奸商”

第2章 好看的“奸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梁薇硕士阶段专攻壁画修复,这个小众到常被亲戚打趣“刷墙”的专业,在她刚考上美院时就已经定下了。

那会儿她刚到学校不熟悉路,有次误打误撞走进研究生导师的办公室,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龟兹壁画的残片。

残片不过半个手巴掌大,半边飞天的裙裾垂下来,赭红色的飘带边缘混合点石绿,后来得知那是波斯的矿物颜料与中原的晕染技法撞出的颜色。

导师没有抬头看来人,手拿放大镜细细观赏着残片:“你看这线条,起笔是印度的‘游丝描’,收笔却拐出中原的‘铁线’。龟兹就是这样,佛教从这里往中原走,商队把颜料和手艺卸下,画工们就坐在石窟里,用手中的笔把几万里路的文明都搅在一起。”

梁薇看愣了神。

半晌,她讷讷吐出句:“牛批!”

导师疑惑地转过身。

她才惊觉失言,脸腾地红透,手脚也僵在原地,不知该往哪搁。

没料想导师没动气,反倒朗声笑起来:“哈哈哈哈,确实。”

四年后,她成了这位导师的学生。

他常对梁薇说:“龟兹文化是西域文明的活化石,克孜尔的壁画更是根脉。你得先沉进这片土地的肌理里,才能看懂那些斑驳色彩里藏着的故事。”

出了库车车站,一路往东南走,库车老城出现在眼前。

土黄色夯土房子顺坡势排开,门面房大门刷满酱红与靛蓝交织的条纹,那是维吾尔族人家独特的“吉祥密码”。

廊柱上刻着葡萄藤与几何图案,几百年的风吹日晒让纹路更深,柱顶挑着半月形穹顶,干辣椒串挂在檐角晃晃悠悠。

又走了几步,弹布尔声渐渐清晰,梁薇看见一家乐器店。

门板上挂着都塔尔、桑木琴,艾捷克和弹布尔立在墙根,角落里堆着达甫鼓,老板悠闲地坐在门口调琴。

这里的人热爱音乐。

好比热爱太阳。

摆摊的老汉蹲在桑树下,面前铺开块白布,摆着巴掌大的土陶碗。

有人路过拿起碗看,他就咧开缺牙的嘴笑:“刚收的。前清老手艺,盛酸奶不挂碗。”

见人放下,也不追问。

只是重新把碗摆好,顺手捡起块小石头,压住被风吹起的布角。

穿袷袢的老人坐在他旁边抽莫合烟,烟杆铜箍磨得发亮,吐口烟圈问:“今儿卖了几个?”

老汉抬手用袖子擦了把额上的汗:“就一个,丫头说能当笔筒用。”

梁薇走得慢,鞋尖踢到路边的石子,滚到卖烤蛋的摊子底下。

铁皮桶里炭火正红,老板娘熟练地掀盖翻蛋,嘴里问道:“热乎的烤蛋,撒盐还是撒孜然?”

街尾两栋民居间藏着一家手工艺品店,木门上挂着串纤尘不染的铜铃。

梁薇推开门,一阵“叮咚叮咚”脆响。

店里光线偏暗,卷成筒的地毯置放在墙边,毛穗子自然垂到地面。

对面墙上两排木质挂钩,各式手工编织的小篮子挂在上面,挂钩下面是一排矮柜,零散放着些铜制小物件,有钥匙扣、小铃铛……表面氧化得发乌。

土陶壶在展架上排列得整整齐齐,壶身上画着胡杨林,树干虽然歪歪扭扭,但透着股风沙吹不倒的倔劲。

……

此时店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位妇人在柜台后绣花帽。

梁薇拿起个拜城木雕盒,盒面雕刻的葡萄藤惟妙惟肖,葡萄粒鼓溜溜的,隐约能闻到雕痕里散出淡淡的松木清香。

不经意的转身,她望见窗边货架旁,还有一个男人正低头整理艾德莱斯头巾。

他戴顶灰扑扑的鸭舌帽,帽檐边漏出几缕卷翘的黑发,鼻梁高挺,下颌线利落,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外套,袖口几点颜料似的暗红。

别说,有点好看。

可惜看不见眼睛,很是遗憾!

她耸耸肩收回视线,恰好一块维吾尔花毡吸引住了她。

宝蓝色底布上绣牡丹卷草纹样,边角缀流苏,许瑶一向喜欢这种热烈的颜色。

没等她走过去,两个女孩子刚好走进来,停在那块花毡前面。

“老板,这个怎么卖?”

“三百。”男人声音低沉。

哭死,他明明可以直接抢,却愿意搭上一块花毡。

梁薇在网上搜过,这种尺寸的花毡根本不值这个价,再说款式也十分老旧。

她上下打量男人。

一点也不好看了,越看越像专宰游客的奸商。

要不要去提醒一下那两个女孩子?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仅仅一秒钟,

梁薇握紧手里的木雕盒,迈着小碎步凑到那两个女孩儿身边,小声说:“我了解过花毡没这么贵,感觉有点坑。”

两个女孩互相对视一眼,放下花毡转身离开了。

梁薇刚松下紧绷的肩,回头时撞上男人的目光。

鸭舌帽的阴影里,那双眼睛亮得慑人,一股锐不可当的劲儿,直勾勾刺向她。

不好。

有杀气!

梁薇喉间发紧,胡乱把木雕盒塞回货架,仓惶跑出店门。

直到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