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传统文化需要有人传承
克孜尔的晨光来得早,金色的光线漫过石窟的石阶,新的一天开始了。
梁薇蹲在宿舍门口刷搪瓷缸。
阿亚从坡下走上来,手里拿着个旧帆布包,胳膊肘夹着顶花帽。
梁薇想起昨天的梦,莫名有些心虚。
“梁老师,早啊。”
阿亚走到她旁边,把花帽拿在手里把玩着“博物馆开文化展,喊我过去。伴手礼区那批维吾尔族花帽,是我前阵子设计的。这个是我做的样品,我想……送给你。”
梁薇放下搪瓷缸接过来。
维吾尔族传统花帽,帽檐上的缠枝纹都是手工一针一线绣的,蓝丝线深浅错开,帽顶缀的小银片,晃一下就叮铃响。
“你绣的?你一个男孩子还会这个?”
“男人不可以绣花吗?”
梁薇目不转睛地反复看着花帽“当然可以,我的意思是你这手艺,比我修壁画时描线还细致。”
阿亚抬眼看她“梁老师这是夸我吗?”
“嗯,我擅长说对不起和谢谢你,也从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梁薇把花帽戴在头上,“你应该慢慢去习惯。”
她戴上花帽,很漂亮。
阿亚勾起嘴角“那你喜欢吗?”
梁薇晃晃脑袋,铃铛叮铃作响。她笑起来“喜欢啊,很好看。”
“我说我。”
梁薇脑子里一下子冒出那个令人羞涩的梦。
她推了阿亚一把“赶紧走吧你,路上别耽误了。”
阿亚“嗯”了一声,脚却没动“还有一会儿,聊会儿天吧。”
“好啊。”梁薇见时间还早,搬了块石头让他坐。
他没坐,转身对向戈壁,眼睛眺望着远方“其实能去成,挺开心的。今年转场结束那会儿,我跟我爸说想回手工店,差点吵翻了。”
“啊?你没跟他好好说吗?”
“准确来说,已经闹翻了。”
两人走到水台旁边的栏杆前面,阿亚把手扶在栏杆上。
阿亚说“转场那几天,天不亮就得起来赶羊,晚上蜷在毡房里,浑身骨头都散了架。趁我爸喝奶茶的功夫,我说想把奶奶教的刺绣捡起来,用作这次文创设计的灵感。
结果他把手里的瓷碗‘哐当’往地上一摔,奶茶洒了一地,瓷片溅得到处都是。骂我一个男人就该跟草原上的雄鹰一样刚硬,而不是手捏绣花针,像个姑娘。我在库车开手工店,他本来就不同意。”
阿亚像是又看见当时的样子“他骂我没出息。说家里几百只羊等着喂,草场要照看,放着正经日子不过,偏要弄那些‘不能填肚子’的手工活儿。
我跟他争,说这些手艺不能丢,传统文化需要有人来传承。
他急了,伸手把我搁在角落的绣绷子拽过来,扔到毡房外。”
阿亚的爸爸是老牧民,一辈子守着牧场,在他眼里,踏实养羊才是正途。
梁薇问道“你没跟他动手吧?怎么说,他也是你爸爸。”
“没有。我当时也急了,跟他吵得脸红脖子粗。他抬手就要打我,我没躲,就站在那儿看着他。”
阿亚摸了摸胳膊肘“最后他的手没落下来,气得浑身抖,指着门喊‘你要敢走,就别认我这个爸’。后来趁他去邻村帮人剪羊毛,我回了手工店。”
“你爸爸没同意你离开草场啊?那……我还以为……”
梁薇看着他眼底藏不住的委屈,心里软得发慌。
她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他的腰。
梁薇一米六五,比阿亚矮了整整一个头。
她抱着他,脑袋贴在他的胸口。
梁薇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阿亚,你没做错。牧场是你的根,这手艺也是新疆的根。
你把它捡起来,还能做出新花样,多有意义。
等你爸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你的手工艺品,非遗文创被更多的人看到,总有一天他肯定会明白的。”
阿亚浑身一僵。
长这么大,除了家里的女眷,还从没被女孩这么抱过。
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被风吹得散开,比草原上的格桑花还舒服。
他抬了抬手,想回抱又不好意思,就那么僵着身子。
“谢谢梁老师。”他声音发紧,耳尖红了一片,最后看着她的头顶勾了勾唇。
等梁薇松开手,他装作自然地拎起帆布包“那我走了,回来给你带博物馆的杏干。”
“好啊,路上小心。”
梁薇看着他快步跑下坡,才转身回屋拿工具。
今天北区洞窟要测壁画地仗层,苏忠亮一早就让她把之前的数据本准备好。
她现在在苏忠亮苏师傅的手下工作,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生怕做错一点被苏师傅臭骂。
北区第9窟里已经架起了检测仪器,周明远正拿着图纸跟技术员交代着什么。
见梁薇进来,他朝她招了招手“小梁来了,赶紧过来,先看看3号壁的初步检测数据。”
梁薇走过去,目光落在壁画上。
3号壁是一幅北魏时期的飞天图,飞天的裙裾用了大量的赭石和石青。
只是如今颜料层已经出现明显的起甲,细小的裂纹像干涸的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