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木工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刘差役,这是我家远房亲戚,我带他进去。”
张松青回头,见是书铺的周掌柜,他之前帮周掌柜搬过书,也算认识。
周掌柜递了个荷包给差役,笑着说:“一点小意思,通融通融。”差役掂了掂荷包,挥挥手放他们进去。
进了城,张松青谢过周掌柜:“周掌柜,多谢你,不然我进不来。”
周掌柜叹了口气:“你是来找沈砚的吧?我今早听老李说了,他被带去府衙后院了,那里住着几个京城来的大人,看管得严,你可别硬闯。”
张松青心里一喜,又一沉:“府衙后院?我能进去吗?”
“难。”周掌柜摇头,“不过府衙的伙夫老王是我同乡,我带你去见他,或许能让他帮你递个话。”
跟着周掌柜到府衙后门,果然见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伙夫。
周掌柜跟老王说了几句,老王看了看张松青,皱着眉说:“不是我不帮你,那几个京城来的大人脾气爆得很,昨天有个差役多问了一句,就被打了一顿。不过我可以帮你看看沈砚还在不在后院,你在这等着。”
张松青点点头,躲在后门的大树后等着。太阳慢慢西斜,府衙里出来的人越来越少,他的心也越来越慌。
就在他快要忍不住冲进去时,老王偷偷跑了出来,压低声音说:“沈砚不在后院了!半个时辰前,那几个京城来的大人带着他往东门去了,说是要连夜赶去京城!”
“京城?”张松青猛地站起来,“他们走了多久?”
“刚走没多久,你现在追,或许能追上!”老王说完,赶紧跑回府衙。
张松青转身就往东门跑,刚到东门,就见一辆马车正驶出城去,车旁跟着两个穿黑衣的汉子,正是之前在家见过的差役!
他来不及多想,撒腿就追上去,一边追一边喊:“沈大哥!沈大哥!”
马车里的沈砚听到声音,猛地掀开帘子,见是张松青,急声喊:“松青!别追!回去照顾阿音和孩子们!”
车旁的黑衣汉子回头,见张松青追来,从腰间抽出刀:“找死!”说着就朝他砍过来。张松青侧身躲开,从腰间拔出短斧,与两个汉子打了起来。
他力气大,又常年干力气活,可那两个汉子身手矫健,显然是练过的老手。没一会儿,张松青的胳膊就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沈砚在马车上急得大喊:“住手!我跟你们走,别伤他!”
黑衣汉子停下手,其中一个冷笑:“算你识相。”说着推了沈砚一把,让他坐回马车里,马车继续往前驶去。
张松青想再追,却被另一个汉子拦住:“再追,就不是划一刀这么简单了!”
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张松青攥紧了短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
张松青和沈砚走后,日子像被按下慢放,又像悬着块石头。沈音每天清晨都要站在院门口望半个时辰,直到太阳爬过高墙,才攥着空荡荡的手回屋。
日子一天天过去,米缸里的苞米碎见了底,沈自谦种的蔬菜刚长到指节高,孩子们饿了就舔嘴唇,却懂事地不哭闹。
只张文优会悄悄拉着她的衣角问:“母亲,叔叔和大伯什么时候回来啊?”
沈音看着那双期盼的眼睛,把到了嘴边的担忧咽下去,笑着说:“快了,他们去办点事,办完就回来给你们带糖吃。”
转身进灶房时,就见赵燕飞偷偷抹着眼泪,张松青留下的碎银子只够买两袋苞米碎,如今只剩小半袋,再不想办法,一家子就要饿肚子了。
这天一早,沈音拿着最后一点碎银子去巷口的粮铺买米,刚走到巷口,就听见邻居李大娘在骂骂咧咧的指着沈音:“你家的鸡再往我家门口拉粪,我就把它宰了炖汤!”
沈音一听,也不甘示弱,叉着腰反驳:“谁看见是我家鸡了?你别血口喷人!”
她家养了几只小鸡,是孩子们嚷着要养的,说是会下蛋,她也没管。
没想到......这鸡跑出来了。
但是,俗话说得好,吵架绝对不能示弱!
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沈音余光瞥见斜角那边新建了栋宅子,立马来了兴趣,连李大娘骂人的话都没反应,直冲那边而去。
门口的小牌禀写了字。
“陈家?”沈音心里一动,脚步顿住。她虽不会木工活,但她可是搞家具设计的,知道桌椅板凳的大致样式,也清楚其中的尺寸,。
她深吸一口气,踏过了陈家的门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怎么样,得先把一家子的饭钱挣出来。
走进陈家,陈老爷正站在院子里指挥人打扫,见沈音一个妇人上门,皱了皱眉:“你找谁?”
沈音定了定神,上前福了福身:“陈老爷,我听说您家需要定制桌椅板凳和床,我能接这个活。”
陈老爷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一个妇人,会做木工活?别开玩笑了。”
“我虽不会亲手做,但我认识几个手艺好的木工师傅,他们做的家具结实又好看,价格还比外头的木匠铺便宜两成。”沈音故意提高了声音,语气笃定,“您要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