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柏悦交货
柏悦订单交货的日子就要到了,柳青在培训班上完课后,加入王婶几人的手编组,大家没有人说话,每一次柳条摩擦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青姐,柏悦那边的质检主管明天下午就到。”张磊盯着新到的消息告诉柳青,“这次验收特别强调,要抽检纹样精度,说是…总部的新标准。”他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
柳青正给一个灯罩做最后的收口,闻言手指微微一滞。
柏悦是高端酒店品牌,要求严苛可以理解,但前期已经按定好的指标交货200个,对方没有过来质检,收货后反馈良好,也没提出任何意见。
这次突然又强调纹样精度,总让她觉得有些不安。
第380个灯罩通过了爷爷的最终检验。他仔细端详着最后一个作品,微微点头,大家都松了口气。
第二天下午三点,一辆印着柏悦Loo的面包车准时停在工坊外。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的高个男子,自称是柏悦集团公司部质检部的赵专员,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两个穿着灰色工装的人,是他的组员。
“我们是按照流程进行出货前抽检,”赵专员出示了一张盖有红章的通知函,语气公事公办。
见对方如此严肃,柳青也没有寒暄,将人带到成品区。
那两个质检员打开工具箱,取出高精度测量仪器,动作很专业,也极其挑剔。
他们随机抽取了几个灯罩,不仅测量整体尺寸,更用高精度探头仔细扫描每一个水波纹的间距和深度。
工坊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周明忍不住低声嘟囔:“怎么比浩宇还严,价格可没有达到浩宇那个档次…”
柳青使了个眼色让他闭嘴,心中那股不安感越来越强。
测量之后,赵专员的表情冷了下来。
“柳总,”他拿着现场打印的检测报告,脸色严肃地指着上面的数据,“经过抽样检测,贵方这批产品,水波纹纹样间距存在明显误差,最高处超出标准公差0.5毫米。根据合同规定和柏悦的质量标准,这批货无法通过验收。”
“0.5毫米?”柳青当即否定,“这不可能!”
浩宇订单之后,工坊进一步统一了模具标准,编织的环节都用了测量尺和电子秤,大家编得极其小心,误差绝不可能这么大。她很自信!
按正常流程,此时可以抽取两倍数量样品进行检查,但这几个人根本就是找茬的。
“赵专员,”柳青的声音冷了下来,“您确定这是柏悦总部的标准?能否出示一下针对清河柳编订单的相关的正式文件?”
“你是在质疑我?”赵专员脸色难看。
张磊拿过他们的报告看了一遍突然开口:
“赵专员,您刚才抽检的编号7B-15、7B-18、7B-23这三个灯罩有问题对吗?”
赵专员一愣,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平板上的记录:“对,怎么啦?”
张磊打开ERP电脑系统质检记录,他没有看赵专员,而是转向柳青。
“记录显示,编号7B-15灯罩,由王翠兰于本月7日上午编织完成,当时系统记录该批次柳条湿度略高,她特意调整了收紧力度,理论计算收缩率会比标准大0.2毫米左右。”
“编号7B-18,由张晓雯于本月6日下午完成,系统备注首次独立完成大水纹,略有紧张,起始三针稍密,预计起始段间距会比标准小0.1毫米。”
“编号7B-23,由李春梅于本月5日完成,系统备注‘使用新淬火柳刀,切口更光滑,纹路边缘更清晰’。”
张磊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黑着脸的赵专员:
“根据系统记录的生产数据、材料数据和操作员备注,结合我们预设的物理收缩模型进行计算,您抽检的这三个灯罩,其纹样间距的理论误差范围应该在+0.25毫米到-0.15毫米之间,完全符合±0.3毫米标准,不可能出现您所说的普遍超过0.5毫米。”
他顿了顿:“如果您测量的结果确实严重超标,可能是您的测量工具或方法有误。”
还有可能是故意找茬,这句张磊没有说出口,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赵专员。
赵专员气势一点都没有弱下去,仍然强硬:“你这是什么记录,就没有错了吗?我们验收当然以我们的标准,我不跟你们扯这些!总之这批货不合格,你们把不合格的全部返工!”
“赵专员,”柳青拿出手机,“如果您坚持认为我们的货不合格,咱们立即联系柏悦采购部梁总监,我们可以三方一起,将这些产品再次抽检送往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测量。”
她停了一下,加重语气。
“至于费用,如果结果证明我们误差确实超标,我们承担;但如果结果符合标准,贵方承担。”
“还有我们需要核对一下三位的身份和工作证。”柳青的声音冷冷,“三位今天的行为,我们会如实向柏悦酒店集团和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我们行为都是按照流程来的!”虽然嘴硬,但是赵专员表情已经有些不自然,他看了看自己两个员工,语气软下来:“这样吧,也可能是我们的仪器有点误差…我们回去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