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65章百团大战惊天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第65章百团大战惊天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镜头风格陡变。

不再是钢铁洪流的对撞,不再是兵团的殊死搏杀。

画面坠入广袤的华北平原,定格在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村庄。

“咣——!咣——!咣——!”

一声震耳欲聋的锣响,划破了村庄清晨的宁静。

“鬼子进村了!快跑啊!”

刹那间,鸡飞狗跳,人声鼎沸。

百姓们扛着包袱,搀扶着老人,怀抱着啼哭的孩童,如一群受惊的林鸟,慌不择路地向着村外的山林、青纱帐里奔逃。

鬼子后脚就踏入了村庄,伴随着肆无忌惮的枪声和狞笑。

这绝望而熟悉的一幕,让所有时空的帝王都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然而,天幕的镜头却忽然一转,对准了那些四散奔逃的“百姓”。

一个正在田间躬身耕作的老农,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满手都是厚重的老茧。

听到远处的动静,他没有一丝慌乱,平静地将锄头放好。

他回到家中,从灶台下一块松动的砖石后,抽出了一杆被保养得油光发亮的老式步枪。

他抬起头,眼神瞬间从一个质朴的农夫,变成了一个沉着冷静的猎手。

天幕之上,一行字幕缓缓浮现。

【我们是老百姓,也是兵。】

这句话,让所有帝王的心脏都为之一震。

画面再转,来到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

在任何军事家眼中,这里都是防守方的噩梦。

可天幕,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剖面图,将厚实的大地整个撕开!

只见平原上的村庄之下,竟是另一番乾坤!

一条条地道,如潜伏地下的巨龙血脉,纵横交错,遍布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连接着此地的家家户户。

锅台之下、水井之侧、温暖的土炕、立着的衣柜……

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都可能是一个通往地下长城的入口。

地道之内,指挥部、休息室、储粮洞、陷阱、射击孔、通气孔,五脏俱全。

甚至还有无数迷惑敌人的岔路和绝命的假洞口。

“我的乖乖!”

魏王宫中,曹操再也坐不住了,他双眼放光,猛地一拍大腿。

“掘地三尺,暗藏兵马!这……这比孤手下那帮摸金校尉,还会挖!”

他死死盯着天幕,眼神里满是军略家的狂热:“将村庄化为堡垒,将劣势化为优势!守,可藏身于无形,攻,可出击于不意!妙!当真妙绝!”

地下的智慧令人惊叹,地上的智慧同样让敌人胆寒。

镜头给到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民兵。

他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石头挖空,填入黑火药和碎铁片,再接上引线,做成一枚“石雷”。

他将这枚看起来和路边石头毫无二致的杀器,悄悄埋在了日军巡逻队的必经之路上。

天幕紧接着展示了更多五花八门、创意无穷的土制地雷。

用铁铸的“铁西瓜”,一个引爆能炸飞一片的“子母雷”,踩上一个就接连爆炸的“连环雷”……

一名日军士兵不耐烦地一脚踢开路边的破筐,轰然爆炸。

另一名日军去井边打水,刚提起水桶,井口便炸开了一团火花。

从此,对于踏入华北的日军而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是通往地狱的入口。

他们走在路上,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绝不恋战!”

高粱长到一人多高的青纱帐里,几个民兵对着路过的日军小队,骤然放出一排冷枪。

日军应声倒下数人,待他们手忙脚乱地组织反击时,枪声却早已停歇。

民兵们顺着熟悉的田埂小路,消失得无影无踪。

愤怒的日军追进青纱帐,却连个人影都找不到,反而一脚踩进了伪装好的陷坑里,发出一声惨叫。

这种被称为“麻雀战”的战术,像无数只啄人的麻雀,无休无止,无处不在,让日军不胜其烦,精神几近崩溃。

人民的智慧,在战争的压迫下被激发到了极致。

老乡将宝贵的军粮和入白灰,涂在墙壁上,伪装成土墙。

交通员将机密情报,用米醋写在煮熟的鸡蛋上,干后毫无痕迹,用火一烤,字迹便清晰显现。

妇救会的姑娘们,用不同的山歌声调,向山里的游击队传递着山下敌人的数量和动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

贞观殿内,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幕,发出了深深的感慨,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这支军队,不是向百姓索取,而是将他们武装起来,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战斗。”

“他们真正将根,深深扎进了这片土地,扎进了百姓的心中。”

“日军面对的,早已不是一支孤立的军队,而是四万万不愿做奴隶的百姓,所组成的……汪洋大海!”

在这片汪洋大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后,一场席卷整个华北的风暴,毫无征兆地爆发了。

1940年8月。

天幕的视角猛然拉高,整个华北地图尽收眼底。

日军为分割、封锁各个抗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