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2章 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林母先将猪脑表面的血丝,挑掉,将处理好的猪脑放在一个大瓷碗中,撒上一点盐和黄酒,再滴上几滴芝麻油。
林母大锅里参好水,隔水,瓷碗放中间,馒头放旁边,烧火。
七点钟,家里人都起来了,用从锅里勺的热水,洗把脸,准备吃早饭。桌上一盆馒头,一碟咸菜,等大家坐好,林母把猪脑分成三份,放在三人面前。
平日里家里有好东西,家里人都有一份。今天怎么只有3份?林志刚感到有些疑惑。
“吃饭吧,新鲜的猪脑,别愣着了。”林母招呼着三人坐下吃饭。
“妈,您吃我这份。“林志刚把碗推到林母面前。
“婶,吃我这份吧。”林解放也将碗端过来。
“可别,我不爱吃这个,你们吃。”林母抬手阻止了他们,林母不喜欢吃这个。趁着新鲜,早起蒸上,给家里人补补。俗话说“吃啥补啥。”
“吃饭吧,志刚,你妈不喜欢吃这个。她喜欢吃排骨,瘦肉。”林父看着情况,解释道。
林志刚两兄弟看了看,林母的神情,不像说假话,听到林父的话,拿着馒头配着吃。
今天早上这伙食,平常人家想都不敢想,猪脑子这种好东西,可遇不可求,在乡下一般是给家里的顶梁柱吃的,今天我也是沾志刚的光。林解放品尝着碗里的猪脑,心里想着。
真好吃,又滑又嫩。林志刚心里只顾着吃上美食,高兴。
林父林母看着林志刚,笑了笑,还是个孩子。吃完饭,该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下午林母下班,洗干净锅,将昨晚上切下的板油和肥肉,改成2-3厘米的小块,灶台前聋老太太负责烧火,一切准备好,开始炼猪油。
林志刚放学,跨进院里,闻到一股浓浓的肉香味,摸了摸肚子,有点饿了。
“志刚,放学啦。”
“是啊,阎大妈。”林志刚打了声招呼,进屋放书包,进厨房看看。妈,今天炼猪油了,好香啊。厨房灶台上一小盆猪油渣,热气腾腾的。锅里正煮着猪蹄,正在焯水。
“老太太,好。"林志刚对着灶前的老太太打了一声招呼。
”放学啦,志刚,快过来坐,这里暖暖手。"聋老太太笑眯眯地,拍了拍身旁的板凳。
林志刚走过来暖了暖手,"志刚,去拿些萝卜来,多拿点,晚上你爸要和易大爷喝两杯。"
昨儿个冬至,林父因为要回老家,跟易中海、贾东旭约了今天吃饭,作为林解放名义上的师傅,师兄,一起上班大半年了,挨着冬至一起吃个便饭。
"好呢。"厨房里忙着热火朝天,院里也热闹起来,大家都下班了。
“这乡下有亲戚,离得近,就是好啊,这林家昨儿个忙活了半晚上,今天又炼上猪油了。”阎大妈羡慕地说,他们老家离得远,没办法。
“那也看老家的具体情况,像我们那儿,今年自己种地,刚刚够养家里几口人。”贾张氏看了一眼院门出,继续说道。
“”他贾大妈,你等东旭今儿吃饭啊。这老林家日子不过啦,怎么今儿个又吃肉。”阎大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里一股肉香味。
“”是等他啊,不过不是吃饭,今天他在志刚家吃,他师弟过冬至请吃饭,昨儿个说好的。”贾张氏得意地说。
“这老林家大气,今儿个这饭,有肉菜。”贾张氏又补了一句,他家东旭有肉吃,她心里高兴。
“”真好啊,那老易也去了。”阎大妈看了一眼后院的方向,满眼羡慕。
这林家小子,虽不是老易正经收的徒弟,可这平日里的表现,还有节日的表示,可是诚意满满。这林家也没人上学,不然也能跟着吃点肉,阎大妈怀着人,昨儿个老阎大方了一回,吃了顿肉馅饺子,但还是馋肉。
晚上,林家饭桌上一片欢声笑语,高高兴兴。
今天这菜可真硬啊,贾东旭摸了摸嘴角的油光,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红光满面地回家。易大爷解放送回家,志刚送老太太回家。
贾张氏看着进屋的儿子,一脸的油光,今儿个吃美了。贾张氏连忙扶着他躺下,望着桌上的煤油灯发呆。
东旭,大小伙正是能吃,又馋肉的时候,幸好当初听老林的,让东旭进轧钢厂上班,才能养活娘俩。今年自己有了城市户口,乡下没分地,接点零活,这半年攒了点钱,肉一个月能吃一两次,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贾张氏回过神,赶紧提着灯,回屋睡觉,哎呀,这大冬天的,有钱烧得了,点灯玩,我得赶紧熄了。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周末,一大早吃完了饭,一家人出发了。今天回乡下,家里杀年猪。
走到村口,村里时不时响起猪的嚎叫,村里几户人家今天都杀猪。
“”志刚,走,跟我去地里看看。”林大伯看见林志刚进屋,招呼道。
“志刚,去吧,这里我们会安排。”林父开口道,大哥找志刚,肯定关于粮食的事。
林志刚和林大伯去麦地里,看之前的堆肥。之前春天和夏天的种蘑菇废料,听志刚的集中发酵,给地里施肥,长的粮食,又多又好。村里人看到这样,也想要。这次,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