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中央突击队那流畅的巷战
其他部队可能会教些巷战的技巧,但是李学文考虑到新兵们训练时间不足,直接将训练简化成了流水线式的作战模式。
他将巷战拆解成了一个个固定的作战单元和流程,每个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三人,明确分工,一人负责突击,一人负责掩护,一人负责投弹和补枪。
剩下的那个作为弹药手,不负责战斗,身上挂满了手榴弹,负责为三个小组补充火力。
这套巷战班组的核心就是手榴弹开路,这是欧洲战场上证明了的巷战战术。
在缺乏重火力的巷战环境里,手榴弹是步兵最可靠,最有效的破障和清房武器。
“二组,左边那个砖房,窗口有动静,赏它两颗手榴弹”
这个班组在班长的带领下继续往前推进,刚走出没五十米,班长就警觉的叫停了队伍,指着一处还未完全炸塌的砖房说道。
二组的三名士兵立刻行动,负责投弹的士兵从腰间拔出两枚手榴弹,几乎看也不看,熟练地连续拉弦,手臂猛的甩出,两枚手榴弹划着弧线精准地从窗口飞了进去。
轰,轰。
两声几乎连在一起的爆炸后,砖房里传来杂物倒塌和隐约的呻吟声。
“上”
负责突击的两名士兵立刻起身,一人踹开摇摇欲坠的木门,另一人侧身闪入,手中的冲锋枪对着屋内进行短促的扫射。
“安全”
“继续推进”
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不到十秒钟,一个可能藏有敌人的据点就被清除。
这样的进攻没持续多久,快速推进的一营就遭到了小鬼子极其顽强的抵抗。
这是视野相对开阔的废墟,小鬼子利用**遗留下来的残破工事,经过简单的修改,勾住了一处机枪阵地。
不再是冷枪和单个的火力点,而是至少四五挺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
一营的先头部队冲到这里时,一发照明弹升空,不等几人反应过来,就被突然喷射出几道火舌打了个措手不及。
冲在最前面的七八个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瞬间就被扫倒在地。
“隐蔽,快找掩体”
带队的一连长声嘶力竭地大吼,自己一个翻滚躲到一堵半人高的断墙后面,子弹啾啾的打在他刚才站立的地方。
士兵们反应迅速,立刻就近扑倒,利用弹坑,倒塌的墙壁,甚至是战友的尸体作为掩体。
但小鬼子的火力点位置刁钻,覆盖范围很大,将他们死死压制在这片开阔地上,动弹不得。
“机枪,压制”
看着对面小鬼子火力点的疯狂扫射,一连长对着身后大吼。
一连的机枪手迅速架起M34通用机枪,对着火光闪烁的地方进行反压制射击。
但小鬼子占据了地利,射击视野更好,还有工事作为掩护,哪怕M34的射速更快,依旧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
更糟糕的是,小鬼子的掷弹筒开始清除**的机枪。
幸好是晚上,哪怕有照明弹,依旧无法准确测距,白天一两发炮弹就能精准摧毁**机枪阵地的小鬼子,此时也只能概率发射,命中率不高。
看到小鬼子的掷弹筒发射了,知道小鬼子掷弹筒精准的一连长不敢让机枪继续和小鬼子对射,摇响手中的防空警报,寻求后方的火力支援。
二十分钟后,后方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紧接着一辆**式中型坦克,在步兵的指引下,缓缓的开到了一连后方。
这次夜袭李学文出动了四辆坦克,由于此时的坦克都还没有夜战能力,李学文放弃了将坦克作为主攻突破的角色,而是作为支援火力的存在。
坦克就缩在主攻部队的后方,在大部队的保护和指引下,缓缓前行,先头部队需要火力支援,由步兵带着前往。
看到坦克上来了,一连长嘱咐早已停下的机枪手继续和小鬼子对射,他则是悄悄退到了坦克旁边。
“看到左前方那个瓦砾堆后面的火光了吗?先干掉那个阵地”
坦克里面的炮手听到了一连长的大喊,缓缓转动炮台,对准了冒着枪口火焰的方向。
“轰”
坦克车身猛地向后一坐,炮口喷出一团炽热的火焰和浓烟,57毫米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砸在了那处瓦砾堆。
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沙袋,武器零件,残破的鬼子躯体,全被气浪掀飞。
“打得好”
一连长和周围的士兵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压抑了许久的恶气终于出了一口。
相比于**的欢呼,此时火力点内的小鬼子都蒙了。
大晚上的,你们的坦克为什么能出动?
**坦克的出现是小鬼子始料未及的,打了这么多天,别说晚上了,就连白天都没见过**的坦克,这突如其来坦克,瞬间在日军的阵地上引起了一阵恐慌。
“坦克,中**的坦克”
“为什么晚上会出现?”
“反坦克武器在哪里?”
“没有装备”
“八嘎”
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小鬼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面的坦克,肆无忌惮的摧毁己方的机枪火力。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