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记忆共振场
暴雨如注,深圳湾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成一片模糊的光斑,林默踩碎积水冲进旧工业区时,运动鞋早已灌满了冰冷的雨水。神经芯片在太阳穴下方隐隐发烫,苏雨晴发来的定位信号像颗跳动的红色心脏,在视网膜投影的地图上持续闪烁——坐标锁定在红岭中路与笋岗东路交界的废弃厂房区,那里曾是&bp;1987年“远建科技”的旧址,如今只剩几栋爬满锈迹的混凝土建筑,在现代化的城市丛林里像块被遗忘的伤疤。
“吱呀”一声,生锈的铁门被他撞开时发出刺耳的呻吟。空旷的厂房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与金属锈蚀的气息,正中央的平台上,一台裹着防尘布的老旧设备被掀开,露出布满划痕的金属外壳,数十根缠着绝缘胶带的线路从设备后端延伸出来,像章鱼的触手般连接着躺在操作台上的林建国。老人的胸膛微弱起伏,银灰色的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苍白的额头上,几道细小的电极片粘在他的太阳穴与后颈,淡蓝色的电流在电极片周围微微跳动。
李诚站在设备旁,一身定制西装沾了不少灰尘,却依旧难掩他眼中的狂热。他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雪茄,另一只手搭在设备的旋钮上,指腹摩挲着那些磨损的刻度。“来得真快,林警官。”他轻笑一声,吐掉嘴里的烟蒂,“我还以为你会先去验证周岚录音的真假。”
林默的手按在腰间的配枪上,目光扫过周围——四面墙壁上挂着褪色的安全生产标语,墙角堆着废弃的纸箱,而更诡异的是,半空中漂浮着一团扭曲的光影,陈志远的全息影像在其中若隐若现,面部特征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像是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你想干什么?”林默的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有些沙哑,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在地面砸出细小的水花。
李诚嗤笑一声,俯身拍了拍那台老旧设备:“神经接驳器,1987年远建科技的初代产品,没想到吧?当年你父亲就是用它完成了第一次记忆提取实验。”他伸手拨弄了一下连接林建国的线路,老人痛苦地闷哼一声,眉头拧成了疙瘩。“周岚以为录下我几句话就能扳倒我?太天真了。”李诚的眼神骤然变得阴狠,“陈志远早就把‘记忆共振场’的核心代码给了我,只要启动它,全城人的意识里都会浮现你父亲当年做的那些龌龊事——非法人体实验、挪用科研经费、甚至……”
“住口!”林默厉声打断他,手指扣住了扳机。
“小默……别冲动。”林建国突然睁开眼,声音虚弱得像风中残烛。他艰难地转动脖颈,看向儿子,眼中满是愧疚与急切,“毁掉那台机器……快!共振场一旦启动,所有植入神经芯片的人都会陷入记忆混乱,分不清现实与过去……深圳现在有八成的人用了我们的技术,后果不堪设想。”
半空中的陈志远影像突然剧烈扭曲,光影碎片像破碎的玻璃般飞溅。“李诚,你真以为我会帮你实现野心?”他的声音带着电子音的失真,却透着一股决绝,“我要让所有人都看清,记忆技术一旦脱离控制,就会变成吞噬意识的怪物!”话音未落,他的影像猛地冲向李诚,化作无数银色的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溪流般缠住了李诚的手臂。
李诚惊怒交加,用力甩动手臂想要挣脱,却发现数据流像藤蔓一样越缠越紧。他的皮肤表面开始浮现出透明的纹路,顺着血管的走向蔓延,仿佛皮下有无数条光带在流动。“你疯了!这样我们都会被数据流反噬!”李诚嘶吼着,额头上青筋暴起。
林默抓住这个机会,一个箭步冲到操作台旁,伸手去拔连接林建国的接驳线。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线路的瞬间,整间厂房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四面墙壁上的水泥层纷纷剥落,露出了隐藏在后面的投影装置。无数道光束从装置中射出,在空气中交织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是&bp;1987年的记忆碎片。
画面里,年轻的林建国穿着洗得发白的白大褂,正蹲在实验室的角落里调试一台传呼机。他的头发乌黑浓密,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手指灵巧地拧着螺丝,传呼机发出“滴滴”的清脆声响。“再调试一下信号,这次肯定能成功。”他对着身边的助手笑着说,嘴角还沾着一点机油。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昏暗的办公室里,林默的母亲周慧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正在用打火机点燃。火焰吞噬纸张的声音清晰可闻,她的眼神里满是焦虑,不时回头看向门口,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这些实验记录不能留,一旦被发现,我们就全完了。”她低声呢喃着,将燃烧后的灰烬倒进了垃圾桶。
又一幅画面浮现出来。狭窄的复印室里,年轻的李诚正鬼鬼祟祟地复印一份合同。他的眼睛紧盯着复印机吐出的纸张,嘴角勾起一抹贪婪的笑容。“林建国啊林建国,你以为能独占这项技术?”他低声自语,将复印件塞进怀里,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匆匆离开。
这些记忆碎片像潮水般涌来,不断在林默眼前闪现、重叠。他感到太阳穴传来剧烈的疼痛,仿佛有无数根细针在扎刺,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1987年的雨夜与&bp;2087年的实验室重叠在一起,年轻的父亲与苍老的父亲的面容交替出现,母亲燃烧文件的火焰与神经接驳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