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观星融灵根,阵起阻煞潮
观星台的青石阶在凌晨四点的晨雾里泛着冷光,陈屿与陈羽相对盘膝而坐,中间的空地上,镇邪铜镜与定厄玉符悬浮在半空,前者泛着温润的金光,后者透着莹润的蓝光,两道光芒在空中交织成淡淡的太极虚影,随着两人的呼吸轻轻起伏。
苏清鸢站在铜鼎旁,青瓷碗里盛着淡绿色的汤药,药香混着凝神香的气息,在观星台的石缝间流转,与八根八卦石柱上的符文隐隐呼应。
“这是 &bp;通脉汤 &bp;主要用于疏通滞涩的经脉,减少修炼或灵根融合时灵气冲突的阻碍,辅助修士稳定气感、滋养身体。”
“灵气运转时若感到滞涩,就喝一口通脉汤,别硬撑。”
苏清鸢将青瓷碗递到两人中间,指尖轻轻拂过铜鼎上的&bp;“太极生两仪”&bp;纹路,符文瞬间亮起淡蓝光
“灵根融合最忌灵气冲突,你们的双生灵根虽同源,但‘守’与‘破’的属性不同,需用通脉汤疏通经脉,让灵气像水流般自然交融。”
陈屿点点头,目光落在悬浮的定厄玉符上。
距离渡劫只剩一个月,张老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若不能在渡劫前掌握灵根融合之法,仅凭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净化浓度超&bp;95&bp;的贪嗔煞”。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太极混沌诀详解》中&bp;“阴阳相济”&bp;的法门,缓缓将丹田的四象力往上提
少阳&bp;“精”&bp;气护住神思,老阳&bp;“气”&bp;气顺着经脉往掌心涌,与陈羽传来的灵气在半空相遇。
陈羽同时催动镇邪铜镜,金光突然变强,与定厄玉符的蓝光缠绕在一起,形成一道完整的太极图。
可就在两道灵气即将交汇时,陈屿突然觉得胸口一阵发闷,灵气像撞上了无形的墙,顺着经脉往回冲,手臂上瞬间浮现出青黑色的纹路
是之前被煞气匕首划伤的旧伤,此刻竟被灵气冲突引发了隐患。
“别急,喝口汤。”
苏清鸢及时递来青瓷碗,陈屿接过一饮而尽,药汁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像温水浇在冻土上,丹田处的滞涩感渐渐消散,手臂上的黑纹也跟着淡去。
他重新调整灵气运转的节奏,这次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让老阴&bp;“血”&bp;气先温养经脉,再用少阴&bp;“神”&bp;气引导灵气,慢慢与陈羽的灵气融合。
“观想天地灵气入体,把彼此的灵根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苏清鸢的声音放得很轻,桃木剑在两人周围划出一道圆弧,蓝光在地面织成半透明的屏障,挡住了晨雾中飘来的浊气
“玄机子前辈的手记里写过,双生灵根融合的关键,是‘舍己为彼’,别再分‘你的灵气’‘我的灵气’。”
陈屿闭上眼睛,试着按照苏清鸢的指引观想。
丹田处的四象力渐渐变得柔和,与陈羽传来的灵气在太极图中交融,金光与蓝光不再相互排斥,反而像水流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道强光,眼前的景象瞬间变换
不再是观星台的晨雾,而是明末清初的陆家嘴,江风卷着芦苇的气息,一位穿青色长衫的老者正站在江边,手里握着桃木八卦盘,盘面上的指针疯狂转动,指向脚下的地脉。
“是玄机子前辈!”
陈羽心中一震,发现自己竟置身于玄机子的记忆中。
老者抬头望向天空,眉头紧锁,声音带着穿透时空的厚重
“此地脉阴眼藏于江底,百年后凡俗界兴‘金融’之事,贪嗔执念必引煞气爆发,需分太极灵根为双生,托陈氏守护,再遣凡俗之人辅助,方能保一方安宁。”
画面一转,玄机子来到一间茅草屋前,屋内走出一位穿粗布衣裙的女子,手里抱着襁褓,襁褓外绣着小小的&bp;“陈”&bp;字。
“这是双生灵根的载体,”
玄机子将一块淡绿色的玉佩递给女子
“你家族世代守护此地,待双生子觉醒,需助他们化解煞气,莫让阴眼之灾祸及凡俗。”
女子接过玉佩,郑重地点头,衣襟上的布纹,竟与王姐煎饼摊围裙上的花纹一模一样。
“王姐的祖辈……”
陈羽猛地睁开眼,与记忆中那块玉佩的气息完全吻合。
身旁的陈屿也同时睁开眼,眼底满是震惊
“你也看到了?玄机子前辈将灵根分给陈氏,还安排了凡俗守护者,王姐的祖辈就是当年的守护者!”
苏清鸢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难怪王姐总在你最困难时伸出援手,连你妈打听你的消息,她都特意转告&bp;——&bp;这不是巧合,是祖辈传下的嘱托。”
她顿了顿,看向两人中间的太极图
“灵根融合时能看到玄机子前辈的记忆,说明你们的融合已经初见成效,继续保持这个状态,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关于渡劫的线索。”
两人重新闭上眼睛,灵根融合的进度比之前顺畅了许多。
玄机子的记忆再次浮现
这次是在洛河古墓,老者将一卷《太极混沌诀》刻在石壁上,旁边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