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章 说真相
淳静姝不自然地咳了一下,握紧水杯,“这个是我从别处学的。”
“哦?跟谁学的?”
顾于景的声音带着探究。
淳静姝低着头,没有察觉到他眼中的专注。
“我跟一个游医学的。”
“哪里的游医?”
“既是游医,行踪不定。公子何故问得这么细?”淳静姝尽量说得自然。
“我有一位故人,说这套按压法,是她们家族首创。”
“原来如此。这套按压法确实不错,流传开来实属正常。”
淳静姝心中擦了一把汗,暗暗庆幸,当时自己跟顾于景说的是“首创”不是“独有”。
不然,自己方才,无法找理由狡辩。
不过,她有些疑惑,顾于景怎么对以前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
难不成,他不仅能够做到过目不忘,还能做到过耳不忘?
他聪慧如斯。
此时,一个带刀侍卫前来禀告,压低了声音。
“主子,不好了……”
淳静姝退到一旁,查看伤患。
这些伤者,有一半以上,被她救回了性命。
劫后余生,他们都向淳静姝道谢。
顾于景听属下汇报,余光跟着白色的身影移动。
属下汇报结束后,他蹙眉,肃然开口,“淳大夫,你包扎完伤口后,出来一下。”
他的神情凝重,四周都是带刀侍卫,淳静姝最终点了点头。
她擦了擦手,跟在他身后,走出酒楼。
侍卫将剩下的药材,悉数带走。
顾于景上了一辆雕花红漆马车,淳静姝却停在了原地,没有上前。
“公子,你要带我去哪里?”淳静姝抿唇。
她不想与顾于景在这逼仄的空间里相处。
好不容易才将他从心底挤出去,她不愿再沾染他的气息。
“白岳书院也遇上了暴动,有学子受伤,需要大夫。”
顾于景眉峰暗聚,“淳大夫若是不愿,我再找另外的大夫。”
淳静姝脑袋嗡嗡作响。
遇初在白岳书院,还有那么多孩子……
淳静姝倒吸了一口气,手心带汗,立马踩着马凳,进入马车,“公子,请速速带我前往,越快越好。”
顾于景颔首,勒令车夫疾驰而去。
一路上,淳静姝一颗心七上八下,掀开帘子,不断看向车外,又催促着车夫不断加速。
时不时有侍卫来跟顾于景汇报最新的进展,淳静姝握紧了拳头。
来到白岳书院门口。
淳静姝远远地,看到这一幕。
一名暴徒拿着一把菜刀,放在山长脖子上,身上绑了一圈火药,嘴里振振有词,“顾于景呢?他怎么还没来?”
山长年逾六旬,从未遇到过如此凶狠的场景,两只腿不受控制地哆嗦着,像是秋风里随时会被吹下枝头的残叶。
书院外聚集了侍卫与围观的人,以及一些父母亲;
书院内是瑟瑟发抖的夫子与不敢哭出声的孩子们。
淳静姝一颗心揪起。
“本官来了。你有什么事情冲着我来,放开山长,放过这些孩子们。”
顾于景从马车上下来,步伐稳健,一步步走向那暴徒。
“我放过他们,那谁放过我啊?”
那暴徒红着眼睛,“我不过就是做了几本账册而已,你便要我家破人亡吗?顾于景,我跟你说,这件事情我跟你没完!既然你不让我好过,我便让与你拼一个鱼死网破!”
暴徒越说越亢奋,“所有人都给我听好了,今日我魏某做出此等悖逆之事,全是被顾于景逼的,只要他离开霁溪小镇,离开通州,我便放过各位父老乡亲!”
有眼尖的人,认出那名暴徒是码头的管闸主事。
这主事一向为人和善,为何被逼到如此境地?
一时之间,书院外的人群窃窃私语起来。
几个母亲跪在地上,朝着顾于景磕头,“大人,求求你,行行好,离开通州吧!”
淳静姝也盯着顾于景。
不管顾于景来通州的目的为何,他们官员之间有何纠纷,都不应该,也不能牵扯到无辜的孩子与百姓身上来。
她手指发颤,期待顾于景退一步。
但顾于景不仅没有退后,反而步步紧逼。
“几本账册?魏主事,那账册牵涉到多少条人命,你不会不知吧?”
顾于景冷笑一声,朝着魏主事靠近一步,“我是天子钦定的钦差大臣,绝无灰溜溜离去的道理!”
侍卫拔出了佩刀。
“你不要过来!”
魏主事见威胁无用,扯着嗓子,“既然你非要逼我反,那我便杀了山长,点燃火药,让整座书院为我陪葬!”
书院的孩子们,听到喊话,都吓得嚎啕大哭,嘴里一个劲儿喊,“娘亲,救我!”
孩子的母亲,隔着一道院墙,泪珠滚落,肝肠寸断。
若是可以,她们,愿意替孩子站在院中。
淳静姝想冲过去扯住顾于景。
歹徒现在情绪上头,为何不先以安抚为主?
那书院里面也有他自己的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