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副队转正
“11.3”围堵事件后的第七天,凌源县城的晨光里还裹着一层未散的凉意。县委大院门口的石狮子被露水打湿,泛着冷硬的光,来往的公务人员脚步比往常更轻,眼神交汇时也只是快速一瞥,便匆匆移开——那场惊动全县的风波,像一块投入静水的巨石,表面的涟漪虽在消散,水下的暗流却仍在汹涌。
县委食堂里,早餐时间的交谈声压得极低。靠窗的一桌,几个科室主任一边扒着粥,一边用眼神交流:“听说了吗?林书记昨天去市委汇报工作,回来的时候市委书记亲自送下楼的,这背景可不一般啊……”“何止啊,我听公安局的朋友说,那天救林书记的那个特警,叫雷杰的,现在可是重点关注对象,据说县委常委会上都提到他了……”“那刘猛呢?他这个特警大队长,怕是坐不稳了吧?”
这些细碎的议论,像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飘进县城的各个角落——公安局办公楼的走廊里,民警们打印文件时会偷偷聊两句;小商品市场的摊位前,摊主们收摊时会感慨“还是有真本事的人管用”;甚至城郊棚改区的拆迁户聚在一起时,也会念叨“要是那个雷警官能管管天霸的人就好了”。
雷杰这个名字,在此之前,只在公安系统内部小范围流传——“那个从特种部队转业的副队长”“银行劫案里两秒制敌的狠人”。而现在,他的名字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层层涟漪扩散开来,不仅进入了县领导的视野,更成了老百姓口中“能干事的好警察”。
周五的上午,特警大队的训练场上,探照灯还没完全熄灭,晨雾里弥漫着汗水和塑胶跑道混合的味道。雷杰穿着深蓝色作训服,站在训练场中央,手里拿着一个秒表,正在监督队员们进行“400米障碍跑”训练。
“小陈!动作快点!爬障碍墙的时候不要犹豫,腿再抬高一点!”雷杰的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小陈正卡在障碍墙顶端,膝盖被铁丝网勾了一下,他咬着牙,用力一撑,终于翻了过去,落地时差点摔倒。雷杰快步走过去,弯腰帮他整理了一下歪斜的战术背心:“记住,在实战中,犹豫一秒就可能丧命,训练时必须把每个动作练到本能反应。”
小陈点点头,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转身又跑向了下一个障碍。他的眼神里满是兴奋——自从上次雷杰带他们完成解救任务后,他就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副队长,现在听说有人事变动,他比谁都希望雷杰能转正。
训练场的另一边,几个老队员正慢悠悠地做着俯卧撑,动作标准却没什么力道。王强趴在地上,一边撑一边小声对旁边的李刚说:“你听说了吗?今天上午局里要开会,好像要宣布人事调整,刘队……可能要走。”
李刚动作一顿,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雷杰,压低声音:“真的假的?那谁来当大队长?不会是……雷队吧?”
“不好说,”王强叹了口气,“刘队这几年在大队里经营得不错,按说不该动,但上次围堵事件,他确实……唉,上面要是追究下来,他也难辞其咎。”
两人正说着,雷杰走了过来,目光扫过他们:“俯卧撑,标准姿势,腰腹收紧,再慢一秒,加罚五十个。”
王强和李刚赶紧调整姿势,手臂用力,汗水滴在跑道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雷杰没有再多说,转身走向训练场边缘——那里,大队长刘猛的办公室窗户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从早上到现在,他一直没出来过。
雷杰知道,刘猛心里不好受。上次围堵事件,刘猛作为大队长,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定,没能及时拿出方案,最后还是靠他带领尖刀小组突破。虽然事后没人明着指责,但明眼人都知道,刘猛的位置,恐怕坐不稳了。
下午三点整,特警大队的通讯员小郑匆匆跑到训练场,找到正在指导队员进行战术训练的雷杰:“雷队!政委让您和刘队现在去局里党委会议室开会,说是有重要通知!”
雷杰停下动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知道了,我这就去叫刘队。”他转身走向刘猛的办公室,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应。他又敲了敲,过了几秒,门才缓缓打开。
刘猛站在门后,头发乱糟糟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他身上还穿着昨天的便装,衬衫领口皱得不成样子,桌子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烟味。
“刘队,局里让我们去开会。”雷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
刘猛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转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动作迟缓得像个老人。他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领,却怎么也整理不好——他的手在微微发抖。
雷杰跟在刘猛身后,走向局里的办公楼。一路上,遇到不少民警,他们看到刘猛,都有些尴尬地打招呼,刘猛只是勉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雷杰能感觉到,刘猛的肩膀比平时更沉了,背影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失落。
党委会议室在三楼,门口站着两个局办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过来,点了点头:“刘队,雷队,里面已经开始了,快进去吧。”
推开门,雷杰和刘猛走了进去。会议室里的气氛异常凝重,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局党委的所有成员:局长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