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现代女散修的元神漫游记 > 第34章 扮演“解语花”

第34章 扮演“解语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对那座由纯粹“匠心”构筑的壁垒,范无救和谢必安束手无策。

在他们的认知体系里,这属于典型的“高强度执念个案”,处理方式只有两种:要么以更强的秩序力量强行破除,要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用水磨工夫去消解执念的根基。

前者会毁了灵魂,后者……太影响KP。

但于我而言,这却是一个绝佳的“扮演”舞台。

我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祭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法术,也没有试图去分析这“心牢”的能量结构。

我只是静静地悬浮在光壁前,闭上了双眼。

我的阳神,缓缓盘膝坐下,就在那忽明忽暗的路灯光影里,在那冰冷的施工铁皮前。

这一举动,让旁边的黑白无常面面相觑,完全摸不着头脑。

“上仙这是……?”范无救压低了声音,用神念向谢必安传音,但我依然能清晰地捕捉到。

“不知。静观其变。”谢必安的回应一如既往的简洁。

我没有理会他们。

我的心神,已经完全沉浸了下去。

《太一元神遨游经》,“勘”字诀,其核心并非模仿,而是“共鸣”。

想要进入一位匠人封闭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钥匙,不是力量,而是理解。

你必须先成为他,才能被他所接纳。

我的识海中,开始飞速地闪过无数画面。

并非我自己的记忆,而是我通过网络、书籍所能搜集到的,关于“砖雕”这门古老手艺的一切信息。

选砖、浸水、起稿、打坯、出细……

每一个步骤,每一种刀法,都在我的神念中被反复推演、模拟。

我甚至调动起曾经“扮演”一棵古松时的记忆,去体会那种静默无言、在时光中沉淀的“物性”;

调动起“扮演”流浪猫时的记忆,去感受那种对一个固定“领地”的熟悉与依恋。

渐渐地,我的阳神之上,那股属于修仙者的、超然而飘渺的气息开始收敛、沉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厚重的、朴实的、带着一丝泥土与石屑味道的气息。

我的神魂,不再是一块通透的水晶,而仿佛变成了一块等待雕琢的青砖。

我没有试图去“攻击”那层光壁,而是将我自身调整到与它完全相同的“频率”上。

我将一缕神念,如同一根最纤细的蛛丝,轻轻地、试探性地,再次搭在了那光壁之上。

这一次,我传递的不是询问,不是命令,也不是劝解。

我传递的,是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欣赏”。

我用神念,向它“诉说”着我对那些流动纹路的理解。

“这一刀,是‘陷地雕’,刀法沉稳,力道千钧,如山峦之基,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厚重感。”

“这一笔,是‘影雕’,线条流畅,深浅有致,于方寸之间,营造出了光影的流动,这是胸中有丘壑的体现。”

“这处转角,用的是‘剔地起突’法,将主体与背景剥离,这份耐心与精准,非数十年功力不可为。”

……

我不知道那个灵魂是否能“听”到。

我只是在进行一场单方面的、以神魂为媒介的“艺术评论”。

我将自己,彻底“扮演”成了一个真正懂得这门手艺、并且能从这些冰冷的线条中,读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心血与情感的“解语花”。

一开始,光壁没有任何反应。

但随着我“诉说”的深入,那光壁上原本缓缓流动的纹路,开始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停顿。

仿佛一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忽然听到了一声来自外界的、熟悉的呼唤。

有效果!

我心中一喜,但神念依旧维持着平稳与诚挚。

我没有去触碰他执念的核心——那份对“手艺失传”的不甘。

任何试图“解决问题”的姿态,在此刻都是一种冒犯。

我只谈艺术,只谈作品。

终于,在我“解读”到一处极其精妙的、描绘龙鳞的细节时,那光壁的纹路,彻底停滞了。

紧接着,我面前的光壁,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水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一个细小的、仅容一人通过的入口,无声无息地,在我面前敞开了。

“开了!”范无救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

谢必安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他们用尽办法都无法撼动的壁垒,竟然就这么……自己打开了?

我没有回头,也没有丝毫犹豫,阳神化作一道流光,直接穿过了那个入口。

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这里并非我想象中的、阴森的灵堂或破败的作坊。

而是一个巨大的、由光线构筑的纯白空间。

空间的中央,静静地悬浮着一个须发皆白、身穿蓝色土布对襟衫的老者魂魄。

他的魂体,比我之前见过的任何灵魂都要凝实,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砖石质感。

他闭着眼,神情专注到了极致,手中握着一把虚幻的刻刀,正在他面前的一块巨大的、同样由光构成的青砖上,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